在探索创新中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打印



  2007年以来,我县结合实际,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健全载体,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取得了较好成效。

  抓教育,增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廉政意识。一是集中进行教育培训。对全县1360名村两委成员、976名乡镇干部以及2400余名涉农部门和基层站所干部职工进行了集中廉政教育培训,受教育面达100%。二是结合年初开展的为期3个月的全县干部思想作风纪律教育整顿活动,学习有关重要讲话、文件、资料等,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作风纪律教育和廉洁自律教育。三是结合县委在全县开展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组织基层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和赵乐际同志在西乡视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促进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和作风转变。四是深化基层廉政文化建设。采取设置廉政公益广告牌,建设廉政文化墙、廉政教育基地、廉政文化长廊,举办乡村文化节、文艺演出、演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大力开展廉政文化“六进”活动,增强了廉政教育的效果。五是利用党日活动、电化教育、专题培训等形式,开展经常性的廉政教育,增强了基层党员干部的廉政意识。

  抓制度,从源头上预防腐败。针对农村基层实际,在村一级全面推行党风廉政建设“五项制度”:村干部述职述廉制度;村干部廉政承诺制度;村级重大事项票决制度;“村财民理乡监管”制度;村干部任前廉政谈话制度。同时,乡镇制定完善党委议事决策、述职述廉、政务公开、干部管理以及大额支出双审双签(党委书记、乡镇长财务会签)等制度,基层站所制定完善了岗位职责、目标管理、工作规程、首问负责、限时办结、责任追究等制度。通过健全完善制度,建立村级组织、基层站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运行机制,形成“县管乡镇、乡镇管村和内设机构、基层站所实行属地和主管部门双重管理”的责任网络,进一步强化干部管理,加强了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

  抓监督,确保权力规范运行。一是扎实推进乡镇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基层站所办事公开。转发《陕西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办法》,各乡镇、部门、基层站所编制了政务、事务公开目录,强化监督检查,夯实工作责任。物价部门开展“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制作固定的价费公开栏予以公开公示。二是加大对支农惠农政策“六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组织财政、农业、林业,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专项检查,全县9.7万户农民使用“一卡通”及时、足额领取了各种补助。三是积极构建警示训诫防线。去年共对84名农村基层干部实施了警示训诫。四是认真开展农村财务和信访积案清理工作。全面完成了全县629个村的财务清理,对2003年以来的实名信访举报进行清理,及时化解矛盾。五是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进一步加大纠风工作力度。对农业、城建、国土等26个涉农部门(单位)的政风行风进行民主评议,予以反馈,限期整改办理。认真治理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教育乱收费、加重农民负担等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积极推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价格公示、住院费用查询等制度,建立纠风长效机制,促进了政风、行风好转,维护了群众利益。

  抓惩处,切实维护党政纪律的严肃性。去年共查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19件,党政纪处分19人,其中处分乡镇领导干部6人、基层站所负责人5人、乡镇一般干部2人、村级党员干部6人,促进了农村的稳定和发展。

  抓示范,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水平。我县确定5个乡镇、11个村、5个基层站所作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点,示范村和基层站所开展“廉勤双述双评”活动,村级组织和基层站所结合岗位职责,每半年向村民、干部职工进行一次述职述廉,并同时接受上级组织的考核测评。县委通过在杨河镇召开现场会,总结推广各示范点的好做法、好经验,在全县大力开展“双规范”和“双述双评”活动,扩大示范带动作用,推进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开展。

  抓协调,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一是加强对乡镇、涉农部门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监督检查,夯实责任,督促履责。二是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联席会议的作用,定期召开会议,加强协调联系,增强工作合力。三是进一步健全完善责任制向村级组织、基层站所延伸的制度机制,制定了操作性较强的《西乡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责任追究和结果运用办法》。四是与组织部门密切配合,按照“五个好”的标准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

  (作者系西乡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

  


上一条: 试谈在案件审理中推进党内民主、党务公开的途径
下一条: 正确处理三种关系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宣教工作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