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廉政文化引领促进剧院和谐发展
打印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本届院班子十分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重视发挥廉政文化的导向作用、凝聚作用、教育作用和规范作用,把廉政文化建设融入到剧院的全面建设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

  抓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了提升干部职工的知识结构和整体文化素质,近年来在学习方面主要采取引进来、送出去等多种方式。一是开展学术大讲堂活动,邀请省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教授来院讲课,传播先进知识和先进理念。此活动已举办了10期,反响强烈,效果显著。二是鼓励演职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参加电大、函授和成人自考学习。三是有计划地选派部分业务骨干到大专院校进修。四是日常由院领导推荐好书或好文章给相关人员,要求学习。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改变工作作风、推进科学化管理为主题,组织科、处以上干部进行为期两天的集中培训学习,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有关讲话,陈彦院长做开班报告,分析我院干部队伍现状,并就完善制度建设,促进干部廉洁从政,提出具体要求;李仲谋副书记作了辅导报告。大家紧密联系实际,认真查摆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挖根源,提出措施,李仲谋、王咸民、董利森等领导带头交流了学习心得。并表彰奖励了一批优秀党员,对于教育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抓道德教育,树立爱院爱团、爱岗敬业的良好氛围。我院人员相对较多,结构比较复杂,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前几年在几次分房、调整住房、三产建设、职称评定及体制改革等诸多方面,由于服务和管理工作跟不上,一度告状、反映信件较多,影响到工作的正常开展。面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本届班子不回避矛盾,明确提出以改革统揽全局,以业务建设为中心,以产业开发为支柱,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建设”的方针,把加强班子建设,搞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加强职工道德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从院内典型违纪事件抓起,在全院开展为期两周的整顿院风院纪的学习教育活动。认真学习,重温院史,联系实际,查摆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院里专门设立机构,推进“抓学习、抓纪律、树正气、刹歪风,促团结、比贡献”活动的开展,使我院一度出现的道德缺失、人心涣散、秩序混乱现象有所改观,团结友善、相互协作的良好风气逐渐形成。院党委不失时机,号召并组织党员领导干部与困难职工一帮一结对子、给住院困难职工家属捐赠、给贫困地区捐献、给离退休老同志祝寿、看望慰问弱势群体职工等一系列暖人心、顺民意的爱心行动,收到了良好效果,爱院爱团的凝聚力加强了,院容院貌改观了,上访、上告的信件逐渐减少了,带来了安全、团结、和谐、稳定的剧院环境和工作氛围。

  发挥艺术院团宣教功能,创作时代主旋律作品。从1938年的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到今天的陕西省戏曲研究院,69年间我院始终坚持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创作原则,站在时代潮头,紧扣时代主题,创作排演了一大批如《血泪仇》、《杏花村》、《梁秋燕》、《海瑞驯虎》、《好年好月》、《留下真情》、《西部风景》等优秀剧目,深入工矿、农村、军队、学校演出,受到普遍欢迎和好评。近年来我院新编的秦腔历史剧《太尉杨震》,真实地艺术再现了坚决反贪官污吏的事迹,给腐败分子当头棒喝,敲响警钟。此剧演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并获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优秀剧目奖”的8个单项奖。《送礼》等反腐倡廉的小戏也是我院演出的保留剧目,常演常新,深受观众喜爱。眉户现代戏《迟开的玫瑰》从创作演出到现在已10余年,在全国和全省产生很大影响,为我省建设文化强省写下了新的篇章。省委、省政府隆重召开表彰大会,表彰《迟开的玫瑰》荣登国家“十大精品剧目”榜首,光荣入选“2006年陕西十大新闻”,被评为“五年来影响陕西的十件大事”之一。该剧在深圳文博会艺术节上一展风采,获得高度赞誉。新编历史古代戏《凤鸣岐山》荣获第九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杜甫》经过再次修改与观众见面,并荣获我省第十届“五个一工程”奖,获得全国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为庆祝党的十七大召开,配合我院剧场竣工,演出阵容强大,造型靓丽,青春气息逼人的青春版秦腔历史剧《杨门女将》等一系列剧目,反响强烈。

  作为表演艺术院团的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坚持廉政文化引领,促进剧院和谐发展,创作演出优秀的文艺作品是党和政府的要求,是人民群众的期盼。我们将乘十七大的强劲东风,再接再厉,不断进取,再创佳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建设西部文化强省做出新的贡献。■

  (作者单位: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监察室)

  


上一条: 实施“三心”工程推动科学发展
下一条: 西北电网公司:强化过程监督堵塞制度漏洞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