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纪委、监察局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展“抓落实、促发展”专项督查年活动的意见,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为此,市委成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办公室下设3个督查组和1个问责查处组,在市纪委监察室的组织下,专门从事工作。市督查办紧紧围绕推动铜川经济社会发展和纪检监察服务保障职能的发挥,积极探索建立民意体察、应急处置、督办增效、问责纠错、长效推进五项机制,以良好的监督实效努力提升纪检监察工作能力和水平,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各项中心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建立民意体察机制,深入群众做到“零距离”
为了从群众中掌握第一手资料,我们主动搭建网络信息平台,及时收集社情民意,切实做到 “零距离”。一是深入基层听民声。组织督查人员参加全市开展的“千名干部下基层促增收、千名干部下企业包项目、千名干部帮扶贫困群众、千名旗帜引领工程”等四项活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共收集意见建议5类67条,及时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二是广开渠道汇民愿。通过公开信访举报电话、效能投诉电话,开通纠风巡查车,聘请 50名特邀监督员,实施网络舆情动态监测等渠道,收集各类线索37条,有效地把握工作主动权。三是明查暗访知民情。市督查办经常深入乡镇、企业、学校、社区,通过现场拍照、专题录像和定向暗访等形式,客观记录群众的不同反映,努力增强工作针对性。2011年6月,市督查办在明查暗访中,发现210国道、包茂高速铜川沿线的煤场、石料场、石灰窑无序经营,造成公路沿线粉尘飞扬、乌烟瘴气,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引起周围群众强烈不满。督查办立即进行现场拍照、摄像取证,并专门召开督查事项交办会,现场播放暗访影像资料,下发督查事项通知书,责令相关单位和区县限期治理到位。经过跟踪监察,督促有关部门组织开展非法煤场、非法用地、非煤矿山、小石灰窑四项专项整治活动。经过联合执法、集中整治,一批非法经营、污染严重的污染源得到依法关停或取缔,公路沿线周边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受到沿线群众的一致好评。
二、建立应急处置机制,抢抓时间力争“零时差”
积极探索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抢抓有利时机,及时化解消极因素,充分体现纪检监察机关快捷高效的工作作风。一是分析判断快。市督查办凡是接到突发事件信息,限定半小时内报告主管领导,主管领导立即与相关单位沟通协调,准确分析事态发展趋势,果断拿出处理意见。二是反应出击快。主管领导做出决策后,迅速制定督查方案,在第一时间派出督查组赶赴事发现场,做到一声令下,立即行动。三是处理查结快。去年4月份,铜川市王益区在举办桃花节期间,为了解决大多数桃花没有如期开放的难题,用绑假桃花的办法吸引游客,这起“假桃花”事件被多家新闻媒体报道。市督查办立即派人到王益区进行督查,责令王益区政府当天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向游客公开道歉,并向市委、市政府写出书面检查,对5名相关责任人进行了警示训诫。“假桃花”事件的负面影响很快得到消除。
三、建立督办增效机制,正视问题坚持“零容忍”
市督查办开展专项督查,重点解决一些部门或单位“不作为”和“慢作为”的突出问题,督促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一是紧贴中心工作抓督查。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省市重大决策部署和中心工作,先后对中央1号文件的贯彻落实、重大项目投资建设、惠民政策落实、城乡居民增收等事关全局、事关发展的重点工作,实施专项监察,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确保政令畅通。二是围绕热点难点抓督查。市督查办把群众关注的环境污染、保障性住房建设、食品药品安全等热点难点问题,作为主要督查内容,进行重点督查。三是围绕效能抓督查。把与群众联系紧密的行政审批机关、窗口服务单位规范执法、服务态度、办事效率、政务公开等列入效能监察的重点内容,实行跟进、贴近式督查,督促有关部门限期整改了23个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
四、建立问责纠错机制,从严执纪着眼“零缺陷”
在专项督查工作中,严格执行“四不”原则,即对发现的问题不查清底数不放手、引发问题的原因找不准不放手、整改措施不制定不放手、责任人的责任追究不到位不放手,切实加大问责纠错力度,努力做到“零缺陷”。一是纠错从实。对发现的问题,督查办统一实行台账管理,采用挂账销号的方式进行过程监管,定期不定期回访,确保发现的问题逐一如期整改到位。二是问责从重。对发现的问题,在调查的基础上,严格区分责任,对重视不够、工作不力,甚至推诿扯皮、敷衍应付的单位及责任人,立即启动问责程序,实施行政问责,确保督查工作的严肃性。三是查处从严。对领导批示和媒体曝光的违规违纪问题,迅速按程序进行调查,经核实后,严格依纪依法处理,绝不姑息迁就。2011年6月, 《陕西纪检监察网络舆情》披露了宜君县卫生局综合楼的有关问题后,市委高度重视,批示由市督查办调查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督查办迅速启动问责纠错机制,短期内查清了有关人员的违规违纪问题,给予现任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时任县卫生局局长郭某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对县城建局局长寇某实施诫勉谈话,并责令县委、县政府向市委、市政府、市纪委写出书面检查。宜君县纪委按照市督查办的意见,对涉及的有关部门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其中党内警告处分1人,诫勉谈话5人。事后,市督查办又三次“杀回马枪”,到该县进行现场跟踪督查。目前宜君县卫生局综合楼存在的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给了当地干部群众一个满意的交待。
五、建立长效推进机制,工作对接做到“零缝隙”
建立起一套规范有序、高效清廉的行政运转体系,切实加强行政监察长效机制建设,是我们在专项督查活动一开始就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一是正确处理点与面的关系。坚持“把眼睛放在面上,把工作做在点上”的工作思路,把行政监察与一般性检查工作区分开来,既对面上总体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面督查,又对某一个方面的突出问题进行重点督查。目前,已对区县及市级工业园区的全面工作进行了8次专项督查,对防汛值班、窗口单位工作效能、安全生产责任制等落实情况进行重点督查11次。二是正确处理喜与忧的关系。开办了专项督查《快报》、《送阅件》,对好的经验做法及时通过《快报》印发各级各部门,对一些因机制体制原因、部门之间配合不紧密,甚至工作不力的突出问题通过《送阅件》及时呈送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三是正确处理破与立的关系。针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在督促整改的同时,与被督查单位领导及相关人员一起,认真分析研究产生问题的原因,对一些旧制度坚决予以废止,及时消除一些机制制度方面的制约因素,帮助被督查单位进一步修订完善,从机制体制上防止执行不力、落实不到位问题。在开展重大项目建设专项督查中,针对重大项目建设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及时组织召开全市重大项目推进机制建设座谈会,建立健全项目责任管理、资金保障、建设环境等七方面机制,有效地推动了项目带动战略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