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欧,公务员是最没有隐私的群体,只要是用了纳税人的钱,就必须“见光”。比如,公务接待,公务人员接待了什么客人,吃了什么饭菜,花了多少钱,都会在网上列出清单。就连用车都是公私分明,上班是开自己的车去,如果有公务活动需要用公车,他们往往是到办公室之后再开公车出去。而且公务用车、出差乘飞机、住酒店都有严格的标准,不得超标。一个最典型的例子:芬兰中央银行的行长,有一次在公务接待中点了一道菜是鹅肝,在互联网上公开菜单后,被传媒发现给曝了光,属于超标,结果他只好引咎辞职。
北欧国家一直是世界公认的“最清廉的国家”,国际透明组织发布的《2004年全球反腐败年度报告》表明:2003年芬兰以9.7分清廉指数名列第一(已连续4年),冰岛第二,丹麦第三,瑞典第六,挪威第八。这些国家,腐败案件每年仅几十件,腐败发案率极低。
北欧之所以如此廉洁,“透明和公开”功不可没,使权力得到有效的制约和监督。
这些国家立法实行信息公开,所以透明和公开很彻底。国家一切收支、公共部门每一笔经费的去向和每一个公务员的收入财产都必须公开,以便民众和媒体监督。你不但可以在相关网站上找到国家领导人包括皇室成员的财产和收入资料,而且可以找到任何一个公务员出差的报销清单和公务宴请的菜单清单。
我想,如果有一天,我们也能在网上看到官员公务接待的账单,而且舆论监督到位,我们的“公仆”都享受“明星”的待遇,一举一动都在传媒的监督之下,那么我国的腐败案件发案率必将大大下降,1000多亿元的公款吃喝费也会大大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