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大诗人白居易,他的诗与诗名,几乎老妪村姑无人不晓。其中缘由,除了他的诗通俗易懂,接近下层人民之外,还与他为政清廉不无关系。白居易不论在杭州做官还是在江州(九江)任职,都为人民做了不少有益的事,杭州西湖的白堤就是证明。但他并未因此居功自傲,向“不义”伸手,却是洁身自好,勤政廉政。
白居易有一怪癖,性喜泉石。平日居处,以石支桌、以石支琴,以石碗贮酒、以石块作诗……这等痴呆,曾招致时人潘子义所谓“风流罪过”之讥。当他在杭州做官离任之际,仅因为拿了两片石头,回来思及,惶恐万状,最后不得不写了首深刻的忏悔诗。原来杭州友人见他贪爱石头,便在他离任时特意送了他两块天竺石,白居易一时高兴即受赠携了归去。回家后,他猛然想到:此石虽贱虽小,却抵有千金分量——因为它是杭州百姓的一土一石,私自拿了,还是伤了一身清白。于是,他写了一首肝胆照人的自责诗,诗云:“三年为刺吏,饮冰复食蕖。惟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