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企业案件查办工作
打印


    案件查办,是纪检监察机关的重要任务。企业纪检监察部门如何在工作实践中,探索有效的工作方法,提高企业案件查办质量。

  一、做好企业案件查办工作的前提条件

  (一)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和企业党政领导的重视、支持是加强企业案件查办工作的保证。

  一方面,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和企业的各级领导要重视案件查办工作,对办案同志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及时帮助解决,提出好的工作建议和做法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要在办案经费、车辆、通讯工具配备、人员配备等方面向案件查办工作倾斜。只有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和企业党政领导重视、支持,案件查办人员才能大胆地查办案件。

  另一方面,企业纪检监察工作者要主动向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和企业党政领导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要保持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要主动接受上级纪检机关和企业党委的领导,把有关案件查办的法律、法规、政策执行情况和其他企业案件查办的经验、问题和启示,及时反映给有关领导。

  (二)配备好企业纪检监察部门的领导和干部是加强企业案件查办工作的基础。

  企业纪检监察部门是企业内部主管案件查办工作的职能部门,这一部门的领导水平和干部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案件查办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因此,要配备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热爱纪检监察工作,秉公执法,敢于碰硬,乐于办案,会办案,不怕丢官,能吃苦,能受得住委屈,能埋头苦干的领导和干部到纪检监察部门来,才能为企业案件查办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案件查办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一)案件查办要与教育干部、制定制度堵塞漏洞相结合。

  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维护党纪政纪的严肃性,使党员干部人人自觉遵守纪律,使更多的人从中受到教育。在办案中,要把查处与教育结合起来,既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又教育和保护党员干部。通过案件查办,找出和发现个人违纪违法的原因、教训,可起到“查处一人,教育一片”的作用。要充分利用发生在企业内的反面教材开展警示教育,使案件查办和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另外,通过对大量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处,发现倾向性、普遍性的问题,找出制度、体制方面的原因和从根本上加以解决的办法。因此,要在案件查办中始终贯彻结案并不意味着工作的终结,而是还要通过对案件的剖析,发现制度、体制和管理上的漏洞,制定相应的制度,堵塞漏洞,进一步加强管理,预防同类案件的重复发生。

  (二)案件查办要紧密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围绕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

  企业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必须结合生产经营活动和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要在“保持企业稳定、职工稳定、产品稳定、质量稳定”的前提下开展工作。特别是企业生产任务重,改造、扩建工期紧等情况下,更是要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的中心任务,服务大局开展案件查办工作。要坚持“查清问题,惩治腐败,挽回损失,维护稳定,促进生产”的方针,查办一些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案件。如我们彩虹纪检监察处对职工反映强烈的生产区福利性食堂饭菜质量差,影响职工生产积极性的问题,及时介入,查出了食堂管理员李某受贿、贪污、挪用10600元,套取现金61115元的重大违纪案件。此案查结后,我们对生产区的六个福利性食堂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检查整顿,建立完善了有关规章制度,使饭菜和服务质量较以前有了较大的提高,受到集团公司领导和职工的好评。

  三、探索提高办案质量的途径

  (一)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开辟和扩大案源。

  案件线索是案件查办的基础,所以收集的案件线索越多,案件查办工作就越好开展。企业纪检监察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特别是容易发生腐败问题的单位和部门,通过执法监察、效能监察、明察暗访等形式发现案件线索,通过涉案人员检举揭发案件线索,通过询问暴露案件线索。要注意收集公检法等部门所办案件中,不够刑事处理的党员干部违纪问题的案件线索;收集企业清产核资、主辅分离、重组改制和破产中发现的案件线索;收集企业扩建改造、财务、审计检查、干部考核等中发现的案件线索;注意从职工群众议论较多的热点问题中,找出有价值的案件线索;从重点单位、重点部门、重点岗位中寻找线索;从发案规律中寻找线索;从群众来信来访和检举揭发中寻找线索。通过以上的方法,为案件查办提供线索保证。

  (二)深入细致地搞好案件初核。

  案件的初核,关系到违纪违法问题能否得到及时查处和纠正,违纪主体能否受到纪律制裁的关键性工作,为是否立案提供依据。只有深入细致地做好初核工作,掌握足够有力的证据,才能使案件得以突破,才能向更深、更重要的问题延伸。所以,每一个案件线索都要认真细致地进行初核。初核应注意以下几点:

  1、搞清基本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1)要对违纪线索进行认真分析研究,仔细推敲。对举报信要:看是匿名举报还是实名举报,是实名举报,可信度就大一些,就可先与举报人谈话,进一步了解情况。如果是匿名举报就要进行认真地分析判断,看所反映的问题被举报人是否有条件实施等。看举报人的动机和目的,是真实反映问题还是有意想通过纪检监察部门查某些领导或某人的问题来达到其发泄私愤、报复的目的。看是单个违纪问题线索的举报还是多个违纪问题线索的举报,如果是多个违纪问题线索的举报,就要先确定一个或两个比较有可查性的线索进行初核,应先易后难。

  (2)要弄清被反映人的具体情况。包括性格、爱好、简历、社会关系等。只有搞清了简历等情况,才能确定被反映人是否是违纪违法主体等,为进一步开展工作打好基础。

  2、集中力量,迅速及时。

  初核一旦确定,就要集中时间和力量,抓住所反映的主要问题,迅速调查取证,在快、准上下功夫,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查清所反映的主要违纪问题,不给被调查人留下反调查的时间。

  3、抓住重点,有选择地突破。

  抓住重点就是在初步核实过程中,一定要抓住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收集证据材料,查清事实。只有抓住了所反映的主要违纪问题这个重点,才能提高初核的质量和效率。对那些能证明主要违纪问题事实真相的证据,一定要抓住时机,及时取证。对那些与初核的主要违纪问题关系不大的线索和证据,则不要牵涉太多精力,不能搞面面俱到。

  4、要做好案件初核的保密工作。

  初核活动要在小范围内进行,并注意做好保密工作,防止发生初核的内容被调查人知道,进行串供、制造或毁灭证据,或被调查人逃跑、自杀、自残等情况,给调查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这样做还可以避免遇到违纪情节轻微或反映问题失实时给当事人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5、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案件的初核是立案的前提基础,因此对每一个违纪线索的初核,都必须客观公正,不能主观臆断,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并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处理。如:对举报失实,查不到违纪事实的,该排除的要及时排除,该澄清的要及时澄清,这样有利于解脱和保护干部。对于违纪事实清楚,有证据能证实被调查人问题已够党政纪处理的,应及时请示领导立案,查清其违纪问题。

  (三)运用好“两规”、“两指”措施。

  1、做好实施“两规”、“两指”前的准备工作。

  主要有:(1)在实施“两规”、“两指”时要有授权和严格的审批程序,不能随意使用和滥用;(2)选好“两规”、“两指”的场所和可靠的看管人员,并制定严格的看管纪律和交接班制度;(3)配备好谈话组、调查组、查账组等人员及车辆、通讯工具等;安全的“两规”、“两指”场所、可靠的看管人员、严密的工作制度缺一不可。

  2、重视并做好第一次谈话工作。

  和被调查人第一次谈话是非常重要的,是斗智斗勇的过程,是纪检监察人员观察、了解被调查人思想动态和违纪违法行为的好机会。所以谈话前应做好周密的考虑,先问什么、后问什么、怎么问、重点是什么,是否使用证据等要通盘安排。谈话时纪检监察人员要精神饱满、举止庄重、严肃认真、沉着老练、实事求是,决不要让被调查人从你面部看到你的内心情况,以至于在你面前说谎话,蒙混过关。

  3、正确使用证据。

  使用证据是打破僵局,顺利进行谈话的有力武器。正确使用证据的方法有:暗中点破法;出示证据的有关部分;出示证据的全部内容;连续出示证据等。以上四种使用证据的方法在使用时都要考虑到被调查人可能如何辩解、否认等情况,以及我们采取相应的对策。

  4、集中优势兵力,边谈话边深挖边取证。

  对采取“两规”“两指”措施的案件,我们要集中时间、人员、交通通讯工具,打歼灭战,做到谈话、深挖、调查取证相结合,通过谈话发现新问题及时调查补充证据,通过调查获取新的违纪证据,进一步加大谈话的力度和深度,使三者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加强企业案件查办工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性工作,牵扯到社会和企业的各个方面,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要注意把工作中好的做法和办法及时总结起来,不断分析新问题,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努力使纪检监察工作取得新进展和新成效。
  


上一条: 扎实开展效能监察工作为企业改革稳定发展服务
下一条: “铁厂长”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