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3月的一个早晨,梁雨润要离开他工作了4年的山西省夏县,调任运城市纪委副书记。500多名群众一大早从四面八方赶到县委,他们有的手执锦旗,有的提着鸡蛋,有的背着花生等土特产来为梁雨润送行。人群中有人死死地抓住他的手挽留,那个场面让许多人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一)
1998年6月18日,梁雨润到夏县担任纪委书记第6天的凌晨5点多钟,他在批阅群众来信时,感到该县埝掌镇枣庙村农民胡正来控告县法院法警队强行提走他17000元养老钱的问题比较严重。梁雨润就把信访室主任胡根发叫来,请胡根发带他下乡去见胡正来。第二天就要召开党代会,老胡劝他把这个案子放一放,等党代会选举完了再上。梁雨润一听这话急脾气就上来了,手里抖着胡正来的信说:“党代会不是明天才召开嘛,今天咱先去办这个案子,先了解了解情况再说!”
那时正值盛夏,天热得像蒸笼一般。胡正来的家离县城50多里,山高坡大,道路崎岖,梁雨润坐在县纪委一辆旧吉普车上,车内温度比外面还要高。当他们走进胡正来住的窑洞时,个个都是满头大汗,浑身尘土。胡正来一听是县纪委书记来了,“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哽咽着说:“梁书记,这几年我找官不见官,没想到你今天能来到咱这旮旯……”话没有说完,就放声大哭起来。
胡老汉这一跪、一哭,使梁雨润感到一阵揪心的疼痛。胡正来今年已60多岁了,和自己父亲的年龄差不多,如果不是沉冤难伸,积愤难平,他怎么会向一个年龄比他小得多的人下跪呢芽梁雨润赶忙上前搀扶起胡老汉,眼里噙着泪花说:“老人家,今天不该你给我磕头,而是应该由我给你磕头。我们是人民的公仆,没有把你的事情办好,心里有愧啊!”
原来,1996年9月,胡正来的儿子胡红革结婚刚刚半年,在太原打工时触电身亡,厂家给了16800元的抚恤金。胡正来还指望这16800元养老,而其儿媳李)梅在男人死后不久便提出改嫁,并要求带走太原方面给的钱。胡正来不答应。李)梅就于1997年元月将此事起诉到县法院。县法院法警队当天就来人要带走胡正来,被地区下乡扶贫工作队劝阻。第二天,他们瞒着胡正来,强行从农村信用社代办员手里把胡正来17000元的养老存款连本带息全部提走。胡老汉儿子没了,儿媳走了,吃了官司又赔了钱,他怎么能咽下这口气!从此,他们老两口背个干馍布袋去上访支书、村委会主任,特别是地区在他们村搞扶贫的工作队长也气愤不过,三天两头去找有关部门,要求法院给胡正来退回养老钱。然而,法警根本不理他这一套。两年多时间,胡正来到县、市上访不下300次,光路费、请人吃饭就花去9000多元,庄稼荒了一茬又一茬,老伴精神失常了,可事情始终没有着落。有好几次,胡正来都想到了死,可又丢不下无人照应的老伴。
说到这里,胡正来再次握住梁雨润的手说:“梁书记,这次我盼纪委能解决我的事,再也不去求告其他人了。”
望着胡老汉满含企盼的泪眼,梁雨润的心里沉甸甸的。他说:“你放心,只要有共产党在,天下就有说理的地方,你这事我要一管到底。”
从胡正来家回来,梁雨润立即召集公、检、法、司四家负责人会议,成立了联合调查组,由县纪委信访室主任老胡牵头,要求必须在10天内拿下这个案子。为了不使违纪者有串供的机会,办案人员一夜之间将所有涉案人员叫到县纪委,分组分屋单个谈话。一连几天,梁雨润和办案人员没有吃过一顿应时饭,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实在饿了,就啃上一块方便面;夜里困了,就歪在办公桌上打个盹,经过7个昼夜的内查外调,案情大白:法警队提走胡老汉的17000元,除付给李雪梅1000元外,7000元被法警队几个人吃喝,进歌厅、舞厅挥霍掉,9000元被法警队长解林合贪污、挪用。解林合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其他几个人也受到了相应处理。之后,梁雨润又督促法院依法开庭,为胡老汉讨回了“养老钱”。
(二)
1998年10月8日一大早,梁雨润刚打开办公室兼宿舍的门,外面就闪进一个人来,他头发蓬乱不堪,缩着脖子,双手抄在脏得发亮的黄军大衣袖里。看样子,他已经在门口冻得时间不短了。梁雨润把他让进屋,给他倒了杯水,让他坐下说,他却哽咽着说不出话来。梁雨润要过他的材料,那材料已经揉得皱皱巴巴,折叠处出现裂口,上面有许多领导签字,几乎把材料标题都压住了。
来人叫史英俊,是夏县胡张乡王村村民。前些年,他靠党的富民政策,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成了村里数一数二的富裕户,家里大车、小车三四辆,银行还有万把元的存款,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有滋有味。谁知一场横祸,几乎使他家破人亡。
1996年1月,史英俊将其贮存的59000斤苹果作价61000元转让给本村村民卫永康。协议规定:卫永康先付定金15000元,以后出一车苹果给一车苹果钱。卫永康在只付了11000元的情况下,将苹果以32000元的价格转让给一个叫车林保的人。车林保到王村拉苹果,遭到史英俊一家的极力阻挡。回来后,就和卫永康、公安局干警李将密谋策划,让卫永康打了一张收车林保5万元的假收据,并起草了一份买卖的假协议,又通过李疏通公证处、县法院的关系,由公证处公证员任仲义对假协议进行了修改公证,由法院经二庭干警杨东海和临时工李国庆前去执行。执行前三天,经二庭又借故将史英俊非法拘禁。随后,李将、杨东海、李国庆带着两名手持冲锋枪的武警来到王村,不顾史英俊妻子的跪地哀求,砸开果库门,强行将苹果抢劫一空。当史英俊被放回家里,面对空荡荡的果库和痴呆发怔的妻子,一下子瘫倒了。
在以后将近3年的时间里,史英俊从县里告到地区,从地区告到省里,记不清跑了多少路,进了多少门,终因李将等人后台硬,一直没有告出结果。
这是血浸泪泡的控告。梁雨润顿时觉得血往头上涌,火从眼中冒,“简直是无法无天!”梁雨润对史英俊说:“老史,你回去,我们马上就上你这个案子。”
第二天,梁雨润来到史英俊家。眼前的景象令梁雨润心酸:史英俊坐在小板凳上,把头埋在膝盖里哀声叹气;目光呆滞的史妻在一旁念念叨叨,骂那个“坏种”;8岁的小姑娘背个书包,推搡着妈妈嚷着要上学。梁雨润把孩子揽在怀里,问:“上几年级啊芽”孩子一听,“哇”地大哭起来:“我妈妈不让我上学。”史妻也跟着哭个不停。史英俊哭丧着脸说:“哪个当老人的不想让娃上学芽家里落下9万元的‘饥荒’,连肚子都填不饱,拿啥上学呀选”梁雨润当即掏出身上仅有的1000元钱,递给他说:“再苦再难,也不能误了孩子。”史英俊一把拉过女儿:“娃,快跪下谢谢咱的恩人呀选”泪水再一次模糊了梁雨润的眼睛。
从史英俊家里回来,梁雨润立即召集纪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成立专案组,对史英俊一案进行调查。
调查一开始,纪委便对涉案人员依照程序实行了“两规”。但这些人早已订立了攻守同盟,态度蛮横,拒不认错。尤其是那个李将,竟拍着桌子说:“你们纪检委有什么了不起,看你们能把我怎么样!”
那几天,梁雨润正患重感冒,浑身无力,虚汗淋漓。病床上,他接到一个恐吓电话:“梁雨润,我饶不了你!”联想到几天来李将等人的嚣张气焰,梁雨润再也躺不住了,不等药液输完,拔掉针头就去见他们。到了“两规”地点,远远听到李将在大嚷大叫。梁雨润进了房他还是没有收敛,气势汹汹地说:“你们这是非法拘禁,我要告你们选”说着就要出门。梁雨润“啪”地一声把门关上,大声喝道:“你给我站住!问题不说清楚,你休想出这个门。”
面对李将等人的嚣张气焰,有的办案同志思想上产生了畏难情绪,准备打退堂鼓。梁雨润立即召开办案人员会议,给大家鼓劲打气。他说:“咱们纪检干部是共产党的一把刀,一把斩妖除怪的钢刀。现在稍微碰上一块顽铁,就卷刃了,崩口了,那还叫什么纪检干部?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记住:宁叫人打死,不叫人吓死,不能在这些人面前装熊包。”同时,为预防万一,梁雨润让邮电局给县纪委室主任以上干部家里的电话全部进行了加密。并对纪检干部采取了安全措施。
在地区纪委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奋战,终于查清了公安、司法、法院三个执法机关5顶“大檐帽”合伙欺负一个“破草帽”的全部事实,李将被开除公职,其他人员也受到了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
山西省夏县埝掌镇上董村村民崔良娟因为宅基纠纷,从1967年起,就四处奔波告状,她曾多次到国务院信访室、国家土地局、最高法院、中纪委信访室上访,很多领导都作了批示,土地部门进行了裁定,法院也作出了判决。可是32年过去了,相邻3家仍然强占着她的宅基地,为所欲为,无人敢管。
1967年,上董村进行统一规划,扩路时占用了崔良娟部分老宅基,村委会决定崔良娟老宅基向西扩两米,以原村干部张某为首的3户村民,仗着人多势众,长期占用不腾给崔良娟的宅基地,还在规划给崔良娟的宅院里盖房屋,建厕所,倒垃圾,挖土坑,放牲口。崔良娟稍有不满,他们便闯入崔良娟的灶房,往油罐里倒入粪便,柴火堆里埋鞭炮。崔良娟回来烧柴做饭时,油臭得不能吃,衣裤被炸得满是窟窿。
梁雨润最见不得老百姓含冤受屈。当崔良娟把满是窟窿的衣裤及一大堆发黄的材料和几十年的车票推在他跟前时,梁雨润当即表态说,这将是你最后一次上访,我们一定要为你讨回公道!
身边一位同志好心地劝他:“这个问题拖了30多年,历届领导都没有解决,肯定很复杂、很难办,况且宅基的事不属咱工作范围,最好不去沾它。”梁雨润痛心地说:“崔良娟告状30多年,由一个30出头的小媳妇变成了60多岁的老太太。咱们要是不管,让她再告30年,不知道她还能不能活到那会儿。难道我们忍心让她含冤入土吗?”
很快,由县纪委一名常委带队,纪委和法院组成的5人工作队进驻上董村。在认真查访的基础上,他们决定先拿张某突破。张某干了多年的村干部,现在在镇政府工作,这个案子32年办不动,主要是张某从中作梗。工作队找张某谈话,张某总是狡辩抵赖,无理强占三分,还将其在部队服役的儿子叫回找工作队闹事。梁雨润立即指示工作队:“这个案法院做过判决,现在又有法院的同志配合,依法强制执行。”当天就把张某行政拘留。
横了32年的张某顿时威风扫地,在拘留所蹲了6天,赶紧打发儿子向工作队认错,带头拆除建在崔良娟宅基上的3间房屋,其他两家也相继退还了多占的宅基地。
(三)
2001年7月19日,梁雨润从夏县纪委书记调任运城市纪委副书记四个月后的一天早上,市纪委信访室的同志匆匆地跑过来告诉他,说有位农妇举着“冤冤冤”三个大字的牌子在信访室要求见你梁书记。
当梁雨润走进信访室,见一位脸上布满沧桑和表情迟钝满头凌乱白发的老太太坐在长椅上时,凭着职业的敏感,他感到这位老人心里一定有诉不完的冤情。这位老人叫畅春英,是运城河津市小梁乡胡家堡村的农民,她的儿子姚成孝是个退伍军人。1989年的一天,姚成孝骑自行车回家,在村口的路上,碰上了迎面过来的村支部书记的两个儿子。因为路不宽,村支书的儿子说姚成孝的自行车撞了他们,于是三人就发生口角。村支部书记的两位大公子仗着平日老子在村上当“一把手”的威势,便冲孤身一人的姚成孝动起手来。厮打了一会儿后,书记的两个儿子趁姚成孝不备之时,拿起刀子连捅其两刀,姚成孝当时便倒在血泊之中。后被村上人急送医院,可由于流血过多,途中便停止了呼吸……
好端端的儿子、全家的顶梁柱在顷刻间悲惨离去,姚成孝的父母悲痛欲绝。更令他们难解心头之愤的是,犯有故意杀人罪的村支部书记的两个儿子仅被法院以故意伤害致死人命罪,主犯只判刑12年,从犯3年。
杀人偿命的道理,畅春英和丈夫这对农民夫妇还懂。为了使惨遭杀害的儿子能在九泉之下合上眼,畅春英和丈夫将死去的儿子一直没有下葬,棺材放在儿子活着的时候住的那间房子里。便开始上县城,跑运城,奔太原上访伸冤。光北京就去过4次。
常年的上访和悲伤,使畅春英夫妇身无分文,疾病满身。1996年,畅春英的丈夫又在上访的路上猝死。老伴在临死时拉着同是病魔缠身的畅春英叮咛道:“家里借不到钱,就不用为我备棺材,也可以扔在野地里不埋我,但儿子的事你一定要上访下去,直到有好干部来管我们。”
那年畅春英五十刚出头,她把家里所有能换成钱的东西都拿出去卖了,总算给老伴备了口薄皮棺材,只是既没有办丧事也没有给他入土。她把装着老伴的棺材放在了自己的房间。这样,畅春英家的三间陋房,隔成两半,中间一道墙壁。老伴死后,她家隔开的两半房子内便各放一具棺材,儿子和丈夫默默地躺在棺内伴她日起日落。
“大娘,你不用再说啥了,我一定想法为你死去的亲人讨个说法,让他们能入土安息,在九泉之下合上眼……”梁雨润听完畅春英的哭诉,心头早已阵阵痛楚,“什么事都可以放一放,但这件事再不能拖一天了!”
漫漫十几年里,我们是不是欠这样的乡村老人太多太多东西了呀芽在接待了畅春英后,梁雨润久久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第二天,他便带上信访室的同志来到畅春英所在的河津市调查了解情况。当地法院领导一听这事,朝梁雨润摇头:她的事全法院的人上上下下都知道,可就是不好办呀!
“怎么个不好办?”梁雨润问道。
“因为当时畅春英没有向法院提出刑事判决的同时附带民事赔偿这一条,所以作为受害者家属的畅春英一家自然没有得到一分钱的经济赔偿,这是其一。其二,虽然她后来多次上访,也曾提出当时没有进行民事赔偿这一条,可我们这儿的法院已经换了好几茬人,陈年旧案不好再翻过来。”法院的人说。梁雨润看着法院一些干部那木然的表情,心情很是沉重。这样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严重官僚主义做派,已经严重地损害了我们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威望!
就是畅春英的问题再难解决,梁雨润也要让它在自己的手上解决。如果到了自己的手上再解决不了,他宁愿舍官回家跟老父亲管苹果园子去选怀着这样的一种心理,梁雨润在几个月的时间里,数赴河津,辗转于河津法院、市中院以及一些党政部门,并先后三次带着纪委和市信访局的同志来到畅春英家中,了解情况。2002年的4月16日,当梁雨润来到畅春英家里时,畅春英颤颤巍巍地跑过来,拉着他的手说:“梁书记,你真的来了!我是不是在做梦!”
自打1989年畅春英的儿子姚成孝死后装进棺材的那一天起,整整13年间,畅春英几乎与世隔绝,没有人到她家来往过。这一天梁雨润是作为十几年来市县乡三级党组织和政府官员中第一位踏进畅春英家的领导干部。望着畅春英那张布满沧桑的脸,他落泪了。
“大娘,这些年您受苦啦,我们早该来您家看你没有入土的儿子及老伯,根据你家的经济状况,政府决定给2万元经济补助,好让你儿子和丈夫的灵柩早日入土。”梁雨润含着眼泪深表歉意地说。畅春英大娘一听他这话,立马好像十几年的冤屈就顿时烟消云散了,还特意买了一条“红河”烟要请他们抽。畅春英为了上访,常年住在街头,没有钱,她就靠捡啤酒瓶拾破烂。有一次因为睡在信访室的水泥地上八天八夜,得了重感冒,差点没有抢救过来。像这样的人,要是再出个三长两短,你说她一家的冤还有谁出来向政府说一说呢芽那天离开畅春英家后,梁雨润立即给河津市委书记打了个电话,当时他心里也在发毛,到畅春英家把事情解决得那么痛快,可要是自己许下的2万块钱见不着影子,那他不是在畅春英老人那颗已经流干血的心上又捅了一把刀子吗芽河津市委书记一听梁雨润说的事,连声说道,梁书记啊梁书记,你今天帮助我们解决了大难题,别说2万块,就是10万块,我也会让政府给。梁雨润这才放下心……
之后,为了使畅春英老人获得法律上对她有个心服口服的说法,在市委书记黄有泉、市长王守祯、市纪委书记周振华以及各级领导的支持下,梁雨润又多次和法院交涉,终于说服了法院的同志。当年判决杀害畅春英大儿子姚成孝一案的河津市法院经过几个月的重新寻找案件卷宗和调查审核,作出了新的“民事判决”,让被告胡玉信和胡玉华赔偿原告姚成孝死亡补偿费4876.5元,丧葬费500元,误工费70元,被抚养人安置费22750元,精神抚慰费3000元,共计31196.5元。
2002年5月8日,梁雨润带着运城市纪委、河津市三级干部参加了畅春英儿子和她丈夫的葬礼。至此,畅春英等待了13年的一宗悬案终于得到了彻底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