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疆大吏"梦的破灭--河北省国税局原局长李真违法犯罪案扫描
打印


  
   2002年8月30日,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李真一案作出一审判决,以受贿罪、贪污罪判处李真死刑,剥夺政治权力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李真案件错综复杂,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相互交织。李真本人涉案3900多万元,团伙涉案1.52亿元。

  1962年李真出生于张家口市一个干部家庭,1981年大专毕业后,先后在张家口市涿鹿果树场、市电子研究所、计经委、河北省建设投资公司工作。1990年至1993年任省政府办公厅秘书、省委办公厅秘书;1994年任省委办公厅副主任。1995年12月,李真出任河北省国税局副局长,一年后晋升为局长。后来,他又靠"自己运作"成为"省、部双料后备干部",并极力想成为"一任封疆大吏或政府阁员"。

  那么,李真的"封疆大吏"梦是怎样破灭的呢?

   李真利用办公厅秘书的特殊身份,从事违法犯罪勾当,释放了远远超过其职务的能量。李真到省政府办公厅当秘书时,吴庆五(另案处理)已先他几个月从外省来到办公厅。李真极力讨好、拉拢吴庆五,主动向他透露了"河北政界"许多"内情",还谎称自己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央办公厅,到河北是来搞"基层锻炼"的,父亲是老红军,义父是高干等等,以此赢得了吴的信任。吴庆五弃政经商后推荐李真顶替了自己的位置。李真利用秘书这个特殊岗位违法乱纪,释放了远远大于他职务的能量。他曾毫不掩饰地说:"权力就是金钱,给我1000万元,我也不换秘书这个位置。"

  李真当上省政府办公厅秘书刚刚半年,就伙同吴庆五、东方租赁公司河北办事处主任张某某,侵吞巨额国有资财。当时,李真了解到省财政厅从国家财政部争取到500万美元的外汇额度后,让张家口卷烟厂原厂长李国庭(另案处理)以进口设备的名义向省政府写了一个申请报告,经领导批示后,李真当天就转到了自称受烟厂委托进口设备的"东租冀办"。李真亲自出面到财政厅办理有关手续。随后,李真又让张家口卷烟厂申请了5000万元贷款,也全部给了张某某。李真、张某某就用5000万元人民币中的3000万元人民币兑美元6∶1的计划价将500万美元买了下来,再按人民币兑美元10∶1的市场价做了一个假账,非法获利2000万元人民币,并用于吴庆五经商。后来李真从中分得15万美元、10万元人民币和一套价值51万余元的商品房。

  李真利用办公厅秘书的身份,不仅在经济上获取利益,更在政治上捞取好处。干部人事工作重要、敏感,李真就插手进来,千方百计施加影响,既想显示自己在河北的地位和能量,又极力想赢得一批"政治上的坚定支持者",而有些人也想借助李真的"魔力"求得升迁。石家庄市原市长张二辰(另案处理)在任常务副市长期间,李真是看不上的,说过一些对他不利的话。张觉得不妙,就主动向李真靠拢,以各种借口送给他港币1万元、人民币3.5万元,并经常"汇报思想"。二人的关系逐渐好了起来。李真善于搞政治投机,常常在干部任用上散布小道消息,以讨好他人,从中获利。

  李真的腐败行为,目的明确,策划周密,并且形成了一套"谋私机制"。

  李真经过长期预谋和策划,让妻子杨某出国留学,下海经商,开始建立"一政一商"的家庭机制。"家庭机制"中,政是实的,商是虚的,杨某经商只是李真为捞钱、洗钱找个名目而已。杨某曾是民营企业河北大野集团总裁卢某的助理。李真极力帮助卢某经商,为其联系到贷款2500万元。卢某投桃报李,为杨某办理了到新加坡名为"留学"、实为"移民"的手续。此后卢某还送给李真10万元人民币和一张金额为1.8万元的信用卡。李真还以此为借口收受张家口卷烟厂原厂长李国庭5万美元。与此同时,李真把通过批"特供"烟、插手建筑工程捞取的360多万元资金都一一存到妻子在新加坡的账户。后来李真与妻子离了婚。但是,建立在上述思想基础上的"家庭机制"没有因此而停止运行,只是换了个角色,由妻子杨某变成情妇李某。李真利用职权,支持李某经商,自己从中牟利,其中一次就捞取"好处费"50万元,并借机把钱转移到香港。

  李真与不法分子在政治上互相利用,在经济上相互勾结,结成既得利益集团。

  吴庆五下海经商后,希望李真能帮他准备一些资金和项目。李真对此极力支持,并把张某某介绍给他。吴庆五通过有关领导为张某某解决了副处级待遇。这样,一个在经济上相互勾结,在政治上互相利用,共损共荣的既得利益集团就初步形成了。为了共同利益,他们公然以身试法。李真伙同张某某非法获利2000万元后,全部拿出支持吴庆五经商。吴庆五对李真的手段赞不绝口,说"干得太漂亮了!"李真更是赤裸裸地说:"我在官场,你在商场,今后要相互配合好。你要把钱越赚越多,我要把官越做越大。我需要钱找你,你在官场有什么事,由我来帮你办。"之后,他们又把黑手伸向了国(境)外。尼瓦利斯公司、秦皇岛中兴电子有限公司是国家在爱尔兰投资兴建的国有企业。当时这两家企业归张某某管理。有了这个便利条件,李真与张某某、吴庆五就利用国内对其难以管理和监督的漏洞,将价值人民币上千万元的企业股份合伙私分。

  1993年10月,张某某因涉嫌挪用公款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并被拘留。此时,他们这个既得利益集团再一次发挥了作用。李真、吴庆五利用职务便利,到处跑关系,干扰司法机关正常办案,对张某某进行疯狂的"营救"。一个星期后,张被释放,并很快恢复了职务。

  李真与吴庆五、张某某结成既得利益集团的同时,还到处活动,广交当权要人、社会名流,并且利用一切手段进行拉拢,极力扩大自己的影响。李真案件,仅经济上有违法犯罪行为的就牵涉出一百多人。

  李真滥用职权,疯狂敛财,达到了胆大妄为、肆无忌惮的地步,表现出了极大的贪婪性。

  李真的贪婪还表现在,凡经过他的项目都要"雁过拔毛"并"明码标价"。1994年初,李真通过李国庭给烟贩子赵某批烟,李真拿着3张批条对赵说,"你把这三笔烟做了,其中两笔的利润你给我,利润多少我心中有数。"就这样,李真先后十几次从赵某那里获取了60余万元的利润。到国税局工作后,几乎每项工程他都要插手,捞取一定的回扣。1996年8月,王某通过李真揽到了省国税局北戴河培训中心工程,李真与其商定:向施工单位提取工程总造价6%的中介费。该工程造价2500万元,二人提取了150万元的中介费后对半分掉。后来工程追加了1000万元,王某又送给李真105万元。就这样李真又陆续给王某介绍了几个工程,自己从中收受了305万元的回扣。李真在短短几年时间犯罪总金额达3900余万元,其中个人实得1081.6万元。

  短短7年时间,李真靠政治投机,由一般干部升为正厅级领导干部,利用职权,聚敛钱财上千万元,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其犯罪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政治野心膨胀,放弃世界观改造,是李真违法犯罪的根本原因。领导干部腐败,都是在人生观世界观这个"总关口"上出了问题,李真也不例外。他一味追求个人功名利禄、仕途发展,并为此采取疏通关系和弄虚作假手段,拼命捞取政治资本。迅速成为"政治暴发户"和"经济暴发户"。李真政治信仰上的危机导致了经济上的贪婪、生活上的腐化,最终走向毁灭。

  (二)作风恶劣,生活奢靡,使李真在违法犯罪的泥潭里越陷越深。在思想作风上,他不尊重客观规律,在很多问题上凭主观意志办事,且好大喜功,善于搞"轰动效应"。为出"政绩",他不顾税源状况,层层向下压指标,虚报浮夸,在任期间虚报收税额达12.3亿元,致使有的地方"寅吃卯粮"或靠贷款交税。在领导作风上,他狂妄自大,骄横跋扈,一言一行都摆出居高临下的架式。在工作作风上,他很少深入基层,解决实际问题,而是热衷于迎来送往,请客送礼。仅1999年底,就一次购买了3吨多五粮液酒,价值117万元,其中很大一部分用于送礼。在生活作风上,他讲派头,比阔气,腐化奢靡。他的奢华还表现在大肆收受珍贵礼品、稀世藏品和中高档衣物。仅从他家搜缴价值在千元以上的礼品就达300多件,价值119万余元,其中一张五牛图价值1.4万元,一本金版画册价值10万余元。

  (三)监督机制不完善,是李真严重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早在1995年初,群众就举报他收受价值60余万元豪华凌志车和妻子携巨款准备移居国外的问题。此后举报他违法违纪的信件接连不断,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得到查处。李真交际甚广,一有风吹草动,他很快就能知道,及时转移赃物,做好反调查的准备。监督不力在客观上放纵了李真违法犯罪。

  ( 四)干部人事制度不健全,是李真屡屡得手的又一原因。打开李真的档案我们不难看出,他工作调动频繁,不到10年换了7个单位;职务提升迅速,7年由一般干部升为正厅级局长;到省国税局任职后,仍然兼任省委办公厅副主任。出现这种极不正常的现象,从李真身上分析原因,主要有三靠:一靠弄虚作假。无论是科级干部的提拔、工资的晋升,还是诸多学历证明都是假的。二靠疏通关系。李真的每一次工作调动都是通过不正当关系办理的,每一个假学历证明也是通过关系搞来的,就连入党转正如此严肃的事情也是如法炮制的。三靠自己运作。李真提升如此之快,并非能力强,工作实绩突出,而是骗取了组织的信任后"靠自己通过关系运作"实现的,就连他的"省、部级双重后备干部"也不例外。由此可见,!人用人机制不完善,干部人事制度执行不认真,是造成李真这个"特殊人物"的重要原因。


上一条: 一线两带:舞起陕西高科技的龙头
下一条: 揭开企业“隐性负担”的盖头来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