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企业“隐性负担”的盖头来
打印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大刀阔斧地取消了一大批涉及企业的收费、摊派、基金项目,推行了企业收费许可证、企业交费登记卡和"挂牌保护"等制度,有效地减轻了企业的负担。但有些地方,仍有个别利欲熏心的人以种种理由把手伸向企业为自己攫取不义之财。群众称其为"隐形负担"。

表相五花八门好丑陋

   其一,设宴待客,我请的"佛"你来拜。有的人来了亲朋贵客,想招待一番,但舍不得掏钱就对企业打主意。一位企业接待处长说:有些人让企业设宴请客常见有三种形式:一是"遥控"式。请客前打电话让企业先安排好,到时候他带客人准时赴宴。二是"拉郎配"式。请客不论你熟悉不熟悉,为了活跃气氛,却要企业负责人亲赴酒宴,"买单"自然由企业负责人掏包。三是"挂账"式。有人请客,山吃海喝,一个子儿不出,便到饭店结算处写下厂长的尊姓大名,拍屁股走人。

  其二,公款借用,"公家鸡"孵"私家仔"。广东省某县组织部长的小舅子想在城里开日杂百货店,苦于没有资金请姐夫帮忙,这位组织部长既不想拿个人的钱垫付,也不愿贷款付利息,便在企业"关系网"里搜寻目标,最后锁定在一家烟厂,很快借来6万元,红红火火办起日杂百货店。

  其三,易地开会,转嫁危机乱摊派。随着从源头治理腐败现象的不断深化,各地逐步推行会计结算中心,对党委、政府机关部门的会务费及其他经费开支进行了有效制约,但难不住"精明"的办会人,他们把办会"经费"转嫁给所属企业。某市政府要承办"21世纪地域经济开发研讨会",上级只拨5万元经费,但会议要开得隆重热烈,让各位代表吃好住好玩好,临走再送个像样的纪念品,经费明显有缺口。无奈之中,主办会议的领导便把此次会议安排在基层石油公司召开。会议圆满成功,但石油公司却贴进了4万元。

  其四,巧拉赞助,卖"狗肉"挂"羊头"。有的人长期在机关工作,喜欢书法、绘画或写作,为了显示个人才艺,或挣点润笔费,于是就开动脑筋办"个人展览"或出版专集,但谁也不舍得掏这笔钱,随即脑子一转,把"球"踢给企业。

  其五,借用公物,暗渡陈仓捞外快。有的人以种种理由借用公物,变着法子为自己省钱又挣钱。2001年9月底,某机关负责人打电话给下属果业局局长说:"国庆节我想带妻子儿女去外地旅游,请把你单位的桑塔纳车借我用5天。"果业局局长满口答应。5天时间匆匆而过但车仍不见还,果业局局长十分纳闷,他哪里知道,那位负责人用完车,又把车借给两个同学为儿子跑工作、办婚事,自己得了1000元感谢费,直到半个月后来还车,汽油费、修车费、过桥费总共花了5000余元,还让果业局报销。

  其六,乱报发票,"唐僧金身"任意宰。人常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有的人为了充分开发与企业领导关系熟的"人际资源",把自己的照相费、购书费、出租车费及吃喝招待费的发票都拿到企业报销,有人甚至将赌博、 嫖娼的费用也改头换面地拿到企业报销。

  其七,强销产品,以次充好高价卖。去年葡萄熟了的季节,某工商局局长二弟的五亩葡萄因市场疲软卖不出去而犯愁,于是他求助任工商局长的大哥帮忙。权倾一方的工商局长一拍脑袋,就想到了本县一家粮库主任,让他买下自己兄弟的一万斤葡萄,中秋节给职工办点福利。粮库主任以2元一斤的高价买的葡萄发给职工时,30%的葡萄已经腐烂,引来一片怨声。

把脉刨根寻底找病因

  "隐形负担"这一"毒瘤",为什么会寄生在企业的肌体之上?这除了侵占企业利益的当事人用权力威势"压",凭私人关系"泡",靠着厚脸皮"要"的客观原因外,另外与企业负责人存在狭隘、自私心理,不能坚决抵制也有一定关系。其表现主要有三个特征:

  首先,畏于"上司"权势,怕穿小鞋,不敢抵制。从到企业侵占利益者的身份看,有的是"官帽"高戴、头顶闪烁各种光环的实权人物,他们一般都掌握着企业厂长荣辱升迁的"生杀予夺"大权,他们向企业提出种种不合理的要求,尽管企业厂长一肚子不高兴,但谁也不愿意得罪"上司",为了仕途,免遭"穿小鞋 "之苦,只好强装笑脸,出卖原则,满足一个个实权人物的贪欲。

  其次,期盼"婆婆"开恩,怕亮"红灯",不能抵制。随着政企分开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从计划经济桎梏中走出来的企业获得了比较多的生存发展空间。但是工商、税务、计划、审计等部门的"婆婆"仍有管理企业的一定权力,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中期盼"婆婆"开恩关照,少亮"红灯",所以"婆家人"到企业图谋一份私利,企业厂长只好忍气吞声,委屈接纳。

  第三,顾及朋友情面,怕伤和气,不愿抵制。毋庸赘言,能找企业为个人办"私事"的人,相当一部分是与企业负责人"狗皮袜子没反正"的老乡、同学、 朋友,私交颇深,企业负责人怎能黑着脸皮拒绝那些人的无理要求,所以在行为上就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对不该办的事都移花接木地"艺术"处理。加之受"有权不用,过期作废"陋习的腐蚀影响,个别企业负责人为给以后离职卸任铺路搭桥,当"关系网"内的人乞求于他办" 私事"时,非但不抵制,反而拿出企业的利益送人情,党性和原则全撇在了一边。

根治重药利刃除毒瘤

  以"私"字当头,以"情"字为媒,侵占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不单纯是占点便宜捞几个钱的问题,其实质是变相贪占国家集体财物,或者曲线接受贿赂的腐败行为,其危害远远超过了挖企业墙脚造成的经济损失。人民群众往往把这些人的不光彩行为记在党的账上,给党的光辉形象抹黑。企业领导昧心办一些违反原则不该办的事,助长了行业不正之风,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导致少数人一步一步走向经济犯罪的深渊。企业的肌体上暗生 "隐形负担" 的 "毒瘤",如不及时根治,必然严重阻碍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对这个问题,必须采取切实措施,下功夫予以解决。

  首先,要树立教育奠基的思想。"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加强对党员干部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教育,引导大家自觉克服 "小拿小摸不犯罪,占点便宜无所谓"的模糊认识,筑牢思想道德防线,自觉用奉公的心,廉洁的德,勤俭的行,塑造党员干部良好的社会形象。

  其次,不断加大监督工作的力度。监督是治理腐败问题的"杀手锏",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监督检查,善于从多种渠道及时掌握企业滋生"隐形负担"的第一手资料,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严肃处理,以儆效尤。使企图侵占企业利益的人明白利害关系,自觉收敛不轨行为。再次,努力营造民主管理企业的氛围。丑恶的东西最怕见阳光。干部职工是企业的主人,要赋予他们热衷管理企业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提高厂务公开的透明度,"让权利在阳光下运行",努力营造民主管理企业的良好氛围,紧紧依靠干部职工齐抓共管,防止跑冒滴漏,彻底铲除滋生"隐形负担"的土壤和条件。


上一条: "封疆大吏"梦的破灭--河北省国税局原局长李真违法犯罪案扫描
下一条: 营造一方投资乐土--扶风县纪委"经济110"一瞥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