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问我怎么想起来创建下访工作队,原因其实很简单。
1997年12月,我由省纪委调石家庄市担任市纪委书记,每当看到众多举状喊冤的上访群众围堵在机关门口,我的心情极为沉重。由于被接待并批转下去的信访案件得不到及时公正的解决,使不少上访群众去而复返,重复上访。一个多年延续下来的“上”字,不知使老百姓增加了多少旅途之苦。为什么我们不能改变这个“上”字,变群众上访为纪委下访,变群众访“我”为“我”访群纪众,变层层转办为直接查办呢?直接走近群众,直接调查情况,既能减少一些中间环节,又能避免官官相护,且能彻底迅速地为群众解决问题,减少群众上访旅途奔波之苦和因上访造成的生活负担,化解基层矛盾,密切党群关系,提高党和政府威信,巩固基层政权建设,何乐而不为呢?1998年6月的一天,我面对上访群众 ,触景生情,马上召集市纪委的常委们,提出要在市纪委创建一支下访工作队的想法,得到了纪委常委们的支持。随后!拔了17名群众观念强、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同志组建了下访工作队。由于这是一项刚开始的创造性工作,为了提高解决问题的效果,确定由一名纪委副书记任队长。
为使这一支新生队伍能够尽快进入角色,又亲自起草了下访工作队“工作职责”:一是调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 热点”、“ 难点 ”问题;二是查处乡村干部财务不清、办事不公、违法施政、欺压群众的典型案件;三是查处基层执法执纪部门徇私枉法造成的典型案件。同时指出下访工作队的工作地点是农村,工作对象是农民,工作形式是直接深入广大乡村,简化中间环节。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实践,下访工作队取得良好的工作效果和社会影响。随后,在各县(市)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市属17个县(市)纪委也相继成立了下访工作队,分别接受市纪委下访工作队和县级纪委的双层领导,实行上下联动,统一管理。
2000 年春天,山区县某乡全乡286名教师3个月没有发工资,这些贫困山区老师全家人的生活全靠这几百元的工资维持,有的过年时甚至给孩子买身衣服的钱也没有,但这些教师并没因领不了工资过不好年而影响教学。后来因为看到乡领导不给教师发工资却购买了蓝鸟小汽车,教师们忍无可忍,几经辗转来市纪委上访。我们查证属实后,让他们将小汽车带到市里拍卖,并与县有关部门协调不足款项,连夜调取教师工资花名册,组织纪委办公厅的同志用一夜时间将286名老师的工资分装工资袋,第二天便将工资分发给全乡教师。
2001年11 月 9 日 ,某县副镇长曹某带领镇干部在常信营村清理“三提五统”时,因乘坐的吉普车在村内疾驰,激起的泥水溅在正在门口吃饭的村民张某身上和碗里,引起周围群众不满。村民郭某说:“ 还是国家干部哩,溅了人家一身泥也不道个歉!”敢有人当面顶撞自己还了得!曹某认为损了“ 面子 ”,遂以阻碍公务为由,于当夜带领镇 8干警和乡干部分乘两辆汽车,到该村郭某家抓人,郭某不在家。因夜入民宅,引起郭妻不满,在争执中,郭的妻子及其正在上学的孩子被打伤住院。因为涉及一名副镇长和公安干警,在本县反映得不到解决,来市纪委上访。听到反映后,下访工作队连夜前往调查,查证属实后,给予曹某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免去副镇长职务,并通报全市 。
2002 年 6 月,下访工作队在巡访中了解到某市公安局刑警二中队与东宿派出所违规办案刑讯逼供,将17岁的农村孩子刘温活活打死。经下访工作队调查,5 月18 日,该市刑警中队队长邵亚璞探长赵新川民警张英彬等仅凭举报线索认为光灿村村民刘帅伙同其父刘建争、其兄刘温(17岁)共同参与了某起盗窃案,于晚10点将刘温带到刑警二中队,邵亚璞、赵新川和李健等6人从晚10点钟一直到次日晨7点多对刘温分别用橡胶棒、 铁制衣服架、防盗锁、皮带进行轮番殴打,并给刘温上了背铐,让其蹲马步、数数字罚站等至6月13日21时,致使年仅17岁的刘温死亡。查实后,对李健、邵亚璞、赵新川等6 名干警交由司法机关处理。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分别对该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副局长、局长、政委进行了责任追究,分别给予党政纪处分并通报全市。
下访工作队全新的工作方式 ,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很快赢得了全市人民的信任和爱戴 。“ 有事找下访工作队!”成了石家庄市群众的口头禅。下访工作队每到一村一户,都受到村民群众的热烈欢迎,也渐渐产生了两个效果即百姓感到遇事有人做主,有了依靠感;一些基层干部觉得随时随地有人监督,有了约束感。下访工作队自创建以来,使农村社会矛盾和干群冲突较前减少了70%以上,群众上访量较前减少了40%以上。有效地维护了群众利益,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提高了党和政府的威信。
鉴于农村下访工作队一年多的成功经验,联想到城市工作,尤其是石家庄市是省会城市,省会的形势如何对全省举足轻重。1999年10月,又建议在市纪委创建了城市下访工作队,并订立了城市下访工作队“六项职责”:一、走访调查并帮助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二、走访调查执纪执法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以权谋私、欺压群众及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违纪违法问题;三、走访了解并查处党员领导干部挥霍公款、出入营业性娱乐场所等违反廉洁自律有关规定和社会主义道德问题;四、走访查处由于领导干部失职渎职、贪污受贿等使企业亏损破产,给国家、集体和职工造成重大损失问题;五、走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六、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提高广大职工和市民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政策观念。城市下访工作队深入街道、厂矿、企业及院校、科研院所等基层单位,采取明察暗访等多种方式,查处违法违纪案件,了解掌握职工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城市居民特别是下岗职工生活困难等各种疑难问题。城市下访工作队成立至今,做了大量工作,切实维护了省会城市的稳定。
成立下访工作队,是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是深入体察民情,为民排忧解难,全面履行纪委“四项职能”,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措施和重要途径。1999年3月,河北省委、省政府发出文件,在全省推广市纪委创建下访工作队的做法。1999年6月10日,经市委批准,市纪委下访工作队被列为正式机构,17个县纪委也相继被批准为正科级机构。
下访工作队成立四年来的工作实践,给我很多的感受和启示:
一是下访工作要围绕中心 ,抓住重点,!准突破口。实践“三个代表”,必须走近群众。实践中,我们纪委一班人把为发展经济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作为自身的工作重心,“忧党之所忧,急民之所急”,从正确分析信访形势入手,以“下访”为手段,!准基层突破口,以典型案件为重点,以发挥教育、警示作用为前提,以缓解干群矛盾和让人民群众满意为目的,抓住那些有震动性、典型性和影响力的问题予以解决,最终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富有针对性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机制,从而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是创建下访工作队是从源头上治理不稳定因素,维持社会稳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当前,基层存在着大量制约社会稳定的因素,而基层又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完成各项任务的关键环节,只有抓住基层,社会稳定才有保证。下访工作队通过实地查办案件,对少数基层干部违法施政、徇私舞弊、执法犯法、欺压群众等问题起到了惩戒、警示作用;同时,通过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把党的政策和温暖送到人民群众中间,使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了我们党反腐倡廉的决心和力度,起到了“查办一案,稳定一方”的作用,这是当前较直接、较实际、也较为有效的政治工作。
三是创建下访工作队是克服官僚作风,“带着感情做好群众工作”、为群众排忧解难的一种好形式。遵循群众路线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就无从谈起工作作风的改变。群众家中无小事,如果无人过问,可能就会产生恶性循环,甚至会酿成家破人亡的悲剧。纪委干部走出机关,变“上访”为“下访”,变层层转办为深入基层就地直接解决问题,亲身体验群众的冷暖和疾苦,不但使自身业务工作的广度、力度和深度都得到拓展,而且使整个纪检监察队伍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实践表明,市纪委创建的农村和城市这两个下访工作队像两面旗帜,活跃在全市广大农村、厂矿、企事业单位,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把党和政府的温暖、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带到哪里,把干部的好形象带到哪里;走到哪里都能使哪里的问题得到很好解决,使百姓感谢和拥护党和政府,是一项用人少,效果好,顺党心,合民意的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