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3月28日13时10分左右,在秦岭南麓距佛坪县城北约1公里的袁家庄镇塘湾村塘湾组的关山突发山火,火借风势不断向县城及山后的千亩山林扑去,形势万分危急。一旦大火烧过山头,将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13点15分,刚吃过午饭的林业局局长彭永安接到局防火办干部周游的电话,他忙换了一身运动服,用电话告知林业局其他领导干部迅速赶往火区。妻子忙着换鞋换衣服,要彭永安等她一块去,彭永安说了声:“来不及了,你随后来!”就冲出门外。不到10分钟时间,彭永安就赶到了现场。经分析火情,将已赶到的救火队伍分成两路,一路扑救东片,一路扑救西片。
彭永安冲在最前边,挥舞着双手打火、拔草,指挥着人们在距火线200米处的东片开辟隔离带。
火苗借着风势肆虐地发泄着它的淫威,一丈多高的大火冲天而起,浓烟笼罩了整个山头,火势难以控制。约15时许,风向突变,火苗被大风刮向南坡,大火瞬间由北向南席卷而来,势不可挡,一阵旋风将东片上游的彭永安所带的一个小分队淹没在火海之中。
当大火慢慢退却,人们上山搜寻彭永安等人时,他们此时已烧得皮焦肉烂,有的身上还燃着火苗,但他们都保持着扑火时最后时刻的姿态。调查组人员在搜寻遇难者遗体时,找到了一只被烧焦的手,这只手是彭永安的,他就是不停地用这只手指挥大家去扑火,去撤离,直到生命停止的那一刻,也许他还在奋力拉救别人时,被活生生地扯离开自己的身体。
大火被控制住了,但英雄的儿女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和大山的安宁,尽到了儿女们的职责,彭永安等8名救火人员英勇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佛坪县县委书记感动地说:“佛坪县失去了一批年轻有为的干部,牺牲的9名干部平均年龄只有39岁。”“其中彭局长是最突出的一个,他勤学上进,从大队会计到乡镇干部,再到纪检委副书记,都是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干过来的。”笔者在采访过程中,几乎所有的人都用最朴素的语言方式感慨:“永安可是个好领导好干部好同事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啊!”
(一)
彭永安的父亲是个军人,参加过抗美援朝,转业后分配到上海浦东一炼油厂,1962年,为了响应党的号召,支援大西北,毅然带领全家人返回老家。彭永安是1956年出生的。
在岳坝安家后,家中的生活越来越困难,很快父亲的身体垮了下去,母亲更因不服水土,加之崎岖不平的山路,两只腿弯曲变形,成了残疾人。
家中再苦,父母还是坚定让自己的儿子上学,懂事的永安一边读书,一边帮父母干家务。由于他聪颖好学,功课始终名列前茅。上了高中,家中的生活更苦,没有学费,到了星期天,永安就到山里砍柴,然后背到县城卖了再去上学。有一次在砍柴时,不小心将一根手指砍断,他自己忍着痛苦,将手指对好用破布包起,硬是没有让父母知道。再苦,得自己忍着。正因为这样,彭永安始终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坚强,要学会生活,在儿子很小时,就让儿子拿着小人书到街上摆摊设点,不是为了钱,而是教儿子学会生存。儿子上了初中,在假日,他让儿子到工地上去锻炼,让儿子每天限时搬几百块砖,儿子喊苦,他就对儿子说:“你是个男子汉,要学会吃苦。”
1978年,高考恢复,永安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汉中师范,师范毕业后,他抱着一腔献身山区教育事业的信念,到汉中最偏远的镇巴县任教,一干就是10年。在此期间,他一连带了几届毕业生,在县上会考中,常常名列全县第一。由于他出色的成绩,加之能写一笔好文章,佛坪县教育局将永安调回佛坪工作。
1992年秋,组织任命彭永安任大河坝乡乡长。到了大河坝,彭永安立即与党委书记共同设计大河坝乡的经济发展建设蓝图。根据大河坝的自然条件,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利用山地资源,亲自主持在木耳沟村开辟了100多亩板栗园。为了成功地走出一条利民治富路,他下村蹲点,一呆就是十几天,吃住在农户,现场指导督促。最终,无论质量、效果,木耳村的板栗园,在全县都堪称第一,成为全县项目产业示范村。县委、县政府组织各乡镇领导及村干部到木耳沟村板栗园开现场会。大河坝乡的新举措为整个佛坪县经济注入一股新鲜血液。
大河坝三河口电站建成后,由于质量问题无法使用。当地的老百姓气愤地说:“现在的领导干部就知道胡整弄,花了那么多钱整弄下个废物,就没人管了!”彭永安知道后,愧疚万分,这电站的修建虽不是自己手头的事,但现在既然属于自己管,就得管好。“三河口的电力不能恢复投用,决不离开工地!”他带上铺盖卷安营扎寨在工地上,他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疯狂地投入水电站工程的建设中,连妻子也成了工地上的义务服务员。一到周末,妻子把孩子一个人丢在家里,赶往工地,给他们做饭,洗衣,收拾工棚。一个星期天,儿子要参加英语竞赛,妻子要永安回家来,永安说顾不上,还要妻子上工地来帮忙,妻子无奈,只好给儿子留下10元钱,赶赴工地,结果在途中发生车祸,被送到医院。妻子多希望丈夫这个时候也能守到自己身边,可彭永安一直忙活了三天后,才在夜深人静之时赶到妻子身边。
彭永安过去烟瘾很大,但是,在一次接待结束后,看见满地的烟头,他觉得一种沉重的犯罪感,这每一支烟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啊!他决心带动大家一起戒烟,他把自己所有的烟处理后,只留下一支,每次在工作疲劳或写材料需要提神时,就拿出留下的那支抵在鼻尖上嗅一嗅。在他的带动下,乡镇干部全部戒了烟。彭永安家庭经济负担重,他平时生活很节俭,可是为了改变大河坝乡学校的教学设施,他率先捐款300元。在他的带动下,一次性捐款近万元,改变了学校教学设施和师生吃住环境,赢得了当地人民交口称赞。
(二)
1998年5月,一纸佛坪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的任职文件和一大堆难题同时摆在了彭永安的面前:合署办公的县纪委、监察局的办公室还是五十年代修建的土木平房,办公设施陈旧不堪,供干部活动的场所也只是一个仅有十几平方米的小院。生活条件差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山区行政机关干部执法观念陈旧落后,政令实施监督受阻,腐败现象依然存在……此时此刻,他掂出了这副担子的分量。
一切从小事开始做起,他处处以身作则,树立机关正气成为他工作计划中的第一目标。
有许多干部一大早起来不吃早饭,上班报到后又溜出去吃饭,他坚决要求纪检干部必须提前吃早饭然后准时上班,要大家树立一个良好的纪检干部形象。他几乎每天都是提前半个小时上班,一年四季,风雨无阻。
单位的话费开支太大,他在会上三令五申要求,但无济于事。为了彻底查清谁在公话私用,他到邮电局调出清单,通过一一核对,查出了通话之人,当面给予批评教育,并作相应处罚。
为了节省开支,凡是办公用品从不专门派人去买,而是利用自己开会、出差时间,批发上一部分带回单位。他坐一把三条腿的竹藤椅,后来他弄了一根木棍,用铁丝缠住,一坐上就吱吱地响。由于坐的时间长,椅子中间的竹条已断,深陷下一个窝,他就在上边铺了一层厚厚的旧报纸。到了夏天,穿着浅颜色的裤子时,油墨把裤子染得花花点点。同事们打趣说:“局长,你真是个有学问的人,屁股上都长出文字了。”就这样,这个椅子一直伴他坐到2002年5月纪委往新办公楼搬家时,他才依依不舍地扔掉。
关于纪检工作的展开,彭永安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紧扣重点建设项目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作安排。上任伊始,他便精心部署了建筑工程招投标、扶贫开发资金使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等执法监察和监督检查项目,对查出的问题一追到底,直至纠正解决,决不留情。
佛坪处在108国道主干线上,公路“三乱”严重影响了投资环境,过往车辆叫苦连天。为了整治公路“三乱”,彭永安亲自带队明察暗访,结果发现在佛坪县境内有9家单位沿途设点检查。他按照政策规定,坚决撤销非法站点2个,纠正乱收费乱罚款14个,查处并解决违反“绿色通道”政策事件2件。有些执法部门认为他的这种行为是在断佛坪县的财路。彭永安对他们说:“上路乱检查乱收费乱设卡,严重影响了外来投资商对佛坪县的经济投资,对整个佛坪经济发展形势形成恶性循环,我们必须整治!”
大要案的查处,彭永安更是一马当先。整个佛坪县只有三万多人,而城内却有6000多人,城内的人几乎不是亲戚就是朋友或熟人,每查一案,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自然是接连不断。彭永安为了让办案人员不受影响,对他们说:“凡是惹人的事,你们只管交给我办,你们只要一心一意办案就行!”
2001年6月22日,佛坪县纪委突然接到市纪委的电话,说佛坪县种子公司有私设小金库和私分国有资产行为,希望迅速查处。
接到案子,彭永安立即将人员分成两组,一组查封种子公司账户,一组找种子公司所有人员进行谈话。时值6月,汉中已是炎热季节,为了查清事实,彭永安亲自带领办案人员到洋县、勉县调查取证,经过一个月的艰苦努力,最终查清佛坪种子站从1998年到2001年6月,在3年的时间里私设小金库资金达275907.74元,乱发钱款166779.29元。为了严明党纪,经纪委常委会研究讨论,决定开除站长王××的党籍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其他参与成员也都给予相应处理,为国家追回资金达20余万元。这是佛坪县建国以来最大的一起经济案。
2001年,县烟草公司经理带人到岳坝乡检查烟草专卖时,发现当地一户农民的家卖香烟,烟盒上没有贴烟草专卖商标,他就将这位农民的9条香烟拿走,要本人到县里来接受罚款处理。这位农民无可奈何,便托熟人找经理,希望经理能将烟退回,他愿接受处罚。经理在赶往农民家的路上,到熟人家喝了点酒,结果到农民家时,被门口的石头绊倒,后拉到医院治疗,他执意要这位农民给他付医疗费,农民先给了500元,他还不满意,并让人将这位农民打了一顿后还拿走了部分钱,并警告说:“不准到县上告状,我在县上有的是人!”就在这位农民欲哭无泪、欲喊无门时,有人给他说:“你到县上去找彭永安,他可是个清官!”彭永安接到材料,痛心疾首地说:“这些人简直是无法无天,我一定要管到底。”他亲自带队到乡上串户走访,查明真实情况后,他把这位经理拉到村里,在全村召开大会,让经理向农民道歉,并把所有的钱退给农民,当地老百姓都激动喊他“彭青天”。
水无情,人有情,彭永安在齐大腿深的水里,在黑夜中拿着手电筒到老纪检干部家查看水情,到青年干部家安慰老人。为了了解佛坪县整个受灾情况,他让自己的儿子利用假期30天跑遍佛坪各个受灾地域,给自己提供第一手资料,同时,也通过这种行动教育孩子。
抗洪救灾结束后,在纪委总结会上,他含着热泪为大家讲了一个故事:就在发洪水的那天晚上,陈家坝村有一户农民的房子进了水,父亲全力以赴将儿举在头顶上,儿子扳着窗子,时间长了,儿子撑不住,喊着要爸爸放开,可是这位父亲说:“孩子,你要坚强,相信一到天明就会有人来救咱们,共产党是不会不管我们的!”彭永安讲到这儿,激动地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佛坪抗洪救灾的胜利,人民这样信任我们党,作为党的干部,我们更应该走在这次抗洪救灾的前列,为人民做出真正的表率。”
因彭永安出色的工作表现,连续三年被评为纪委系统优秀公务员,在抗洪救灾中,被汉中市评为抗洪救灾先进个人。
(三)
2002年12月25日,彭永安被调到县林业局任局长。通过深入实践,调查研究,认真学习,在很短的时间内,彭永安就基本掌握了林业系统的业务管理及林业知识,大刀阔斧地提出系统化的2003年林业局工作要点。结合县上大的旅游产业,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利用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形成独有的养殖业;利用目前退耕还林、苗木产业化,带动群众发展苗木及花卉培育。春节回家,他还深入农户,到群众家了解退耕还林落实情况,帮助群众规划设计栽植林木并给予技术辅导。
就在3月28日火灾的前一天,他还组织召开了专门会议,讨论如何提高栽种树木的成活率,规定全县各部门实行划片承包,凡是哪一个单位栽种的树,就在旁边立一块牌子,年终给予评比,通过比较,成活率高的给予奖励,成活率低的给予批评。
3月28日,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天会成为彭永安在人世的最后一个日子,但了解他的人说:“在这次救火中,只要有一个人牺牲,肯定就是彭永安,他的个性,他的责任感决定他一定会冲在最前边。”
2003年3月31日,佛坪县在县体育场为献身救火的10位英雄召开追悼大会,千人送英雄,泪洒佛坪城。年仅46岁的彭永安,到林业局不满100天,可他以自己的英雄行为,为后人竖起了一个永不倒地的标杆,他虽然过早地离开了人们,但他的精神将永远驻立在人们心中。
安息吧,彭永安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