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心”与“民心”
打印

  这个话题,是由一幅看似与此题风马牛不相及的新闻图片引出的。这幅新闻图片刊登在《检察日报》上。图片上是一堵墙,这堵墙位于河南省浚县屯子村。这堵土砖墙上,赫然用几个“钢叉大字”写着——“……,越级上访严惩!”后面用了两个感叹号。看来,标语中是刻意要强调这句话的重要和不容置疑,以表明制作该条标语的“基层官方”对这个事情的坚决态度和强硬立场。

  古语云:得民心者得天下。这话虽然产生于旧时代,但对于现时现世来说,仍不失为一种成熟的政治理念。现在“官场”中却流行着另外一种说法:“得民心者得口碑,得官心才能得官位,得官位才能得实惠。”也许在很多“官”的心目中,这乃是难得的“经验之谈”,没有在官场数十年的摸爬滚打,并且具有极高水平的观察分析能力,是绝对不可能有如此精辟见解的。说白了,在“官场”的世俗观念里,官员的命运是扼在“官”的手里,而非“民”的手中,你一群小老百姓,除了能给官员们一点“口碑”,对其“得官心”起那么一点辅助作用外,你又能给人家什么呢?人家能有那么一点在乎“口碑”似乎尔等也该知足了。而且,无论如何,你不能影响了人家“得官心”,毁了人家的飞黄腾达与锦绣前程。

  这话又回到屯子村的标语上来了。因为“越级上访”是最影响人家得“官心”的,搞不好上面某位领导容颜大怒:“上访的群众这么多,没得到解决的问题这么多,这些地方基层干部都是干什么吃的啊!”也许一大串乌纱帽就要因此落地。看来,某些地方要“严惩”群众的“越级上访”,也是“被逼无奈”。

  其实包括笔者在内,也是不怎么主张“越级上访”的。各级都有专职的信访部门,我们的确应该是“发现问题在基层,解决矛盾在基层”。但话又说回来,老百姓的问题和冤屈要真是长期在基层得不到解决和伸张,你总不能让他们连个说话的地儿都没有了吧? 要是老百姓的冤屈多了,怨气大了,那可真会“民心”渐失,影响“天下”的安泰和稳定了。也许这些危害并未列入那些一心只盯着“官帽”者的考虑之列,他只需要更多不切实际地多搞些“达标升级”,更多地搞些“亮点工程”、“政绩工程”,甚至多搞些金钱物质和精神贿赂,赢得“官心”,将头上的“乌纱帽”戴稳戴大就是了,“天下”又与他有何干系。殊不知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官”也是对应“民”而生——没有了“民”,哪又来安稳的“官”?从普遍和本质的意义上讲,赢得“民心”不知要比赢得“官心”重要多少倍。官员的提拔升迁,似乎更应与民心向背“挂钩”才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民意如镜可鉴啊!

  有谁见过火山是靠“压住了”而从此不再喷发的?不知屯子村的这条标语已经抹刮去了没有——“严惩”群众“越级上访?如果越级上访群众本身没弄出什么违法犯罪的事儿,我们却要“严惩”,群众肯定不服。乱子闹了,这恐怕就是我们的基层政府和“官员”们自己先违纪违法,真正应该受到“严惩”了——严厉的纪律惩处和法律手段惩罚。

  至于还有处心钻营的人,善于弄“政治秀”,搞虚假的“民心工程”,想骗取“民心”以赢得“官心”,达到自己“平步青云”的目的。说得难听一点,这就好像淫荡妓女乔装清纯淑女,只是为了“卖”个好“价钱”,更为令人作呕,不忍卒睹。况且,“民心”珍贵,还真不是那么容易骗得到手的……

  


上一条: 继承传统文化与反腐倡廉浅议
下一条: 析监督“一把手”的难点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