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有关资料获悉,1997年10月至2002年9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严查违纪违法案件,共立案861917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846150人,其中开除党籍137711人,被开除党籍又受到刑事追究的37790人。在受处分的党员干部中,县(处)级干部28996,厅(局)级干部2422人,省(部)级干部98人。这些数字触目惊心。领导干部腐败问题严重地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破坏了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败坏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分析少数领导干部腐败的原因,客观上存在有关单位和组织思想教育不深、管理监督不力、制度措施不严、选人用人不准等严重问题 。但他们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丧失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和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发生偏移,法纪观念淡漠,自律自慎更是置之脑后。这些主观上的原因才是最主要、最根本的。
因此,解决党内腐败问题,最关键的是领导干部特别是那些位高权重的领导干部,一定要站稳立场,坚定信念,以身作则,从严自律,恪尽职守,清正廉洁,在廉政方面做标杆、当旗帜。防治领导干部腐败,除了理论武装、思想教育、依法规范、制度约束、加强监督、从严惩处等外,更为关键的一点,就是领导干部个人要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 从自律做起、从慎行做起,确保自身的思想行为不出格不越轨,永葆共产党人和人民公仆的本色。为此,应特别注意做到坚持“四自”,把握“四慎”。
坚持“四自”,就是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重是做人的关键品格,是人格形成的内在力量。自重培植了追求真理的意志,建造了奋发进取的阶梯,构筑了捍卫人格道德的防线。一个人没有了自重,必然迷失人生方向,滑向犯罪深渊。自省,就是自我反思,“见不肖而内自省”,“吾日三省吾身”。唯有如此,才能及时纠正过失和错误。自警,就是自己常给自己敲警钟。自警是人生路上的“红绿灯”,它能时时提醒、督促自己老老实实干事,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自励,就是不断激励自己积极进取,有所作为。有了积极进取的精神,有了有所作为的目标,就会有效地防止颓废,赶走堕落。
把握“四慎”,就是要慎初、慎微、慎独、慎欲。慎初,就是一经发现不良思想苗头和出格行为,必须坚决及时制止,要“急刹车”。特别是对第一次到手的不义之财,第一次权力的滥用,第一次色欲的萌动,任何时候都要彻底纠正,绝不能对自己说“下不为例”。慎微,就是要经常地对一些不起眼不检点的小行为进行清洗,严加管束,切不可以平时吃点、喝点、拿点、收点为小事而放纵自己。否则,最后敲响丧钟的可能就是那一杯小酒、一笔小钱、一盒小礼的“小事”。慎独,就是独处时谨慎从事,自觉遵守各种道德准则。位高权重,自以为可以天马行空,独来独往,随心所欲。须知,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自以为缜密,终将会暴露。慎独最难。若每个领导干部都能达到慎独的境界,腐败必绝,党风必好。慎欲,就是严格把握和控制个人的不正当欲望。当一个人的利欲、物欲、贪欲、情欲等私欲发展到脱离社会道德准则、背离人民利益的时候,它迟早会被人民所唾弃。纵欲者必被欲海所吞没。正如古先贤所言: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而贪欲者,也必将葬身燎原之火、滔天之水。胡长清、成克杰、李纪周之流从一个党的高级干部蜕变成人民的罪人,正是因为第一次的权钱、权色交易,不正当不起眼的所谓区区小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劣行,私欲色欲的无限放纵,而最终导致不能自拔,跌入万丈深渊。这样极为深刻的教训,每个党的领导干部都应牢牢记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