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毒瘤 ,贻害各方
自1991年“八·一九”事件后的十多年来,前苏联国家的解体,导致了俄罗斯社会政治动荡不安,危机重重。国家不但受到“立藩”、“割据”地方分离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困扰,而且腐败也如同一股暗流侵蚀着俄罗斯各界。2001年9月7日,俄罗斯《独立报》发表了列昂尼德·巴里诺夫“腐败威胁俄罗斯国家利益”一文,从众多方面披露了俄罗斯社会近期种种腐败黑幕。正如俄国家杜马安全委员会主席古罗夫所说:“俄罗斯在世界各国腐败轻重程度排名中已高居第82位,腐败危害之烈,已比各类刑事犯罪更严重、更直接地威胁着俄罗斯国家利益。腐败在俄罗斯政治、经济等领域的滋生蔓延,已成为对俄罗斯社会贻害深重的社会毒瘤。”
根据俄罗斯检察监察部门公开披露的案件,人们不难发现,最为严重的腐败案件主要集中在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与商业机构“公私合作”、内外勾结,盗窃侵犯国家财产。2000年一年中,俄内务部共查出35.2万起经济犯罪案件,比1999年增加了25%。犯罪行为表现为从事非法经营活动,非法攫取企业股份,以及利用职权合办和领导商业机构。有消息说,犯罪团伙目前控制着近60%的国有企业和50%各种形式的私有企业。在财政与金融领域,每年非法流入国外的外汇高达200亿-250亿美元之多。
在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大城市查处的大量行贿受贿案件中,各级权力机构的数千名公职人员因利用公职从事经济犯罪活动被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在一起涉及金额高达2.3亿美元的诈骗案中,俄罗斯信贷联盟商业银行行长巴拉诺夫、莫斯科革新银行行长斯塔舍夫斯基、航空银行行长特卡切夫等金融巨头因受贿罪被起诉,昔日权贵,如今身陷囹圄。国家电力系统股份公司前负责人布列夫诺夫、莫斯科航空生产联合公司前总裁别兹鲁科夫、联合进出口银行前副董事长科舍利等人也因其它贪污受贿案落入腐败泥潭。在图拉州,州长谢夫留金因签发一系列能给某股份制银行带来明显利益的文件,从该公司负责人手中获得10万美元的“回报”,在弗拉基米尔州,弗拉索夫堂而皇之地将1亿多卢布的预算资金据为己有,在伊尔库茨克州和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连续查出的地方政府公职人员、市政企业负责人、经营主体负责人盗用预算资金的案件不胜枚举。
俄警方不久前宣判的一起典型的黑金政治金融诈骗案——三M公司金融诈骗案,像冰山一角,暴露了腐败现象已深深地渗透社会机体。主犯三M公司总经理马夫罗季兄弟,从90年代初,利用高利率等欺骗手段,广泛吸纳民众存款,建立起一个数额庞大的空头“金字塔”,两人从中获取了巨额非法利润。但此后不久,三M公司“金字塔”崩溃,俄罗斯金融市场受到严重冲击,卢布与美元的比价如脱缰的野马,一泻千里。上千万民众受到牵连,直接经济损失达1亿多美元,许多受蒙骗的群众纷纷举行示威,要求政府严惩金融骗子,赔偿经济损失。然而,由于该案涉及当时许多政府高官暗中收受马氏兄弟巨额贿赂,案件的处理一拖再拖,长时间得不到应有的解决。
反寡行动 ,重拳出击
俄罗斯独立伊始,一些投机商人乘国家经济私有化及市场经济转型的混乱状态,通过各种渠道大肆贿赂,买通俄政界权贵,官商勾结,大肆攫取财富,在短短十年间迅速积聚起巨额财产,成为操控莫斯科政治、经济和金融命脉的金融寡头。金融寡头利用他们在叶利钦时代培植起来的政治关系干预政治生活,严重扰乱了俄罗斯正常的政治、经济秩序,引起朝野上下的极大不满,成为阻碍俄罗斯向前发展的一块绊脚石。普京总统曾深恶痛绝地在施政纲领中指出:“今后再也不允许有金融寡头为所欲为了!”
据美国著名杂志《福布斯》披露,俄著名金融寡头别列佐夫斯基利用俄罗斯政界高层的庞大关系网,十年间其个人财富迅速膨胀,资产高达数十亿美元。他本人也由一名地方普通官员转瞬间成为全球排行第97位的大富豪。金融寡头的另一代表是俄罗斯大桥媒介集团总裁古辛斯基。他俩凭借权钱交易,铁血黑金手段,不仅控制俄许多重要经济部门,而且投巨资买下并操控俄各大著名新闻媒体,干预国家政治,指责政府行为,影响政坛局势。一时间,俄罗斯几乎成了他们的自由王国。
多行不义必自毙。2000年6月,俄罗斯总检察院以涉嫌侵吞国家巨额财产罪,将传媒大亨,拥有“大桥媒介集团公司”、“独立电视台”、“莫斯科回声”电台、《今日报》和《总结》周刊的古辛斯基拘留。但三天后总检察院又以该罪名不能成立将其释放,虽规定古不准外出且随时准备接受传讯,但他还是在别人的帮助下秘密逃离了俄罗斯。俄政府先后多次发出了国际通缉令,古氏最终在西班牙南部城市加的斯附近的一个度假胜地落网。11月13日,古辛斯基因被指控非法获取3亿美元借款和50亿卢布贷款,被正式传讯和引渡。
据西方媒体分析,古辛斯基是叶利钦总统执政时期,对叶氏影响较大的女儿季亚琴科“家族集团”中的一位核心人物,往来密切的还有著名金融大亨、亿万富翁别列佐夫斯基,激进民主派的首领丘拜斯等一些政界、军界和商界要人。俄罗斯“寡头”权贵由来已久,他们多是旧体制下的官僚出身,与政权的关系太密切,政治背景突出,因而与其说体现了“资本的权力”,不如说更像是“以权力为资本”集合起来的“利益集团”。俄总检察院重大案件调查局局长戈尔布诺夫表示,检察机关对古辛斯基涉嫌诈骗案展开调查取证这一事件表明,这是“法律的胜利”。因为昔日一向颐使气指的古辛斯基历来被各界渲染成一言九鼎的人,而对他的调查,表明普京总统和新政府反腐败的决心和信心。
俄总检察院还指控莫斯科市政府财政局长科罗斯捷列夫“玩忽职守”,并逮捕了他。所有这些调查,都是在普京总统的授意下展开的,他要求总检察院清理所有刑事案件,特别是大案要案要尽快结案。随着普京总统执政地位的日益巩固,反腐败的力度也不断加大,一浪高过一浪的反腐浪潮,使昔日为所欲为的“金融寡头”们再也没有了往日的风采。
利剑高悬 ,任重道远
今年50岁的普京总统,自上任两年多来,在他的治理下俄罗斯社会正悄然地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位外表矜持、少言寡语、做事果敢的总统,上任不久就准确而迅速地驾驭了俄罗斯各种政治局面。他提出:俄罗斯复兴的关键在国家政治领域,必须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体系,特别是强大的中央集权,突出法制、秩序和国家观念,在全国统一法律,加强联邦中央政府的行为能力,确保政令畅通。在一系列“削藩”、消除“诸侯割据”的行动中,通过法令在全国七个联邦行政区中派驻了总统代表,对中央法律、法令在地方的实施以及地方法律、法令的合法性进行监督。普京总统最突出的业绩是派出重兵进驻车臣,彻底解决了一直困扰俄罗斯的“老大难”车臣分裂问题。机智、果断、勇敢的工作作风,深受俄罗斯民众的赞扬。
的确,俄罗斯新时期的“铁腕人物”普京结束了整整一个时代。在纪念人类进入21世纪“新世纪献辞”电视讲话中,他说:“俄罗斯取得了许多成就,我们正确地选择了方向,正确地估量了自己的力量。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国力加强,法制强化。虽然改革成果不是所有时候都能很快显现出来,我们是在发展与提高中迎接新的世纪。”而大刀阔斧地进行全面治理,实施新政,特别是推动议会通过一系列包括“整顿腐败法庭、精简庞大的国家官僚机构”在内的“搁置已久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方案”,已初具成效。
经过大力整治,俄罗斯政治、经济和金融逐步走向正常化,腐败行为、寡头政治在俄罗斯的影响日渐式微。别列佐夫斯基被俄政府视为不受欢迎的人而沦落为政治移民,他曾经一手控制的《公共》电视台也被政府大力整顿,控股权掌握在国家手中。其他一些寡头的不法行为也受到警告:阿列克佩罗夫因偷漏税受到调查,丘拜斯因参与违法行为也受到了盘问。
现在,对于俄罗斯社会,遏制腐败现象的蔓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俄联邦总检察院先后制定了许多反腐败措施,特别是一系列防止团伙犯罪和腐败现象的策略,修改和颁布了包括《俄联邦国家公务基本法》在内的有关法律,目的在于强化对国家公务员行为准则的约束。新出台的俄联邦《反腐败斗争法》,成为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和抵制刑事犯罪的基本法,在社会生活中日益起着重要的良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