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游县改革和规范行政审批成效显著
审批制度作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的重要工作来抓,对全县设立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全面清理。共清理出行政审批事项93项,其中审批项目26个,审核项目15个,核准项目50个,备案项目2个。经过审定,决定继续执行的行政审批事项55项,减少事项38项,精简率达到40%。(杨越)
我省乡镇纪委办案三年跨了三大步
从1999年初省纪委监察厅部署抓乡镇(街道办)纪委办案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领导重视,措施落实,办案力度不断加大,取得明显成效。据统计,1999年立案3196件,乡均1.5件;2000年立案4586件,乡均2.15件,2001年立案5020件,乡均立案2.36件。三年共挽回经济损失2400万余元,较好地解决了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群众集体上访反映村组干部问题下降。(省纪信)
岚皋县重视乡镇纪委干部的选拔配备工作
岚皋县委采取得力措施全面落实中央关于纪委书记由同级党委副书记担任的要求精神,在乡镇换届中,决定全县17个乡镇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全部由同级党委副书记担任。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刘正兰)
2001年澄城县节约会议费 53.6万元
澄城县坚持会议审批制度,会议费用实行财政统一结算制度和财政局派员全过程参与的管理方式,全方位进行监督,有效杜绝了各种与会议无关的开支和铺张浪费现象。2001年,全县共召开各种综合性会议65次,财政结算资金125万元,与2000年相比节约资金53.6万元,节资率30%。(赵军强)
彬县惩腐施重拳
2001年,彬县各级纪检监察机构认真实践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着眼于群众反映强烈的人和事,狠抓违纪案件的查处工作,全县共立案90件,结案90件,处分93人,通过办案挽回经济损失23万元。维护了社会安定团结,有力地改进了党和政府的工作作风,受到干部群众好评。(张辉)
韩城市公车实行“挂牌上路”
韩城市为全市所有公车配置“公务用车”标志牌,实行挂牌上路。牌上注明该车所属单位、编号及严禁任何形式的公车私用、严禁领导干部驾驶公车和非本车司机驾驶该车辆、“八小时”外公车须停放单位等内容。并明确指出,该标志牌仅作公务用车标志,不得作为其它用途。同时向全社会公布公车私用举报电话,广泛接受群众监督。(荆宽心张挺)
陇县纪委、监察局查办案件工作再上新台阶
陇县纪委、监察局1997年至2000年连续四年在全市案件考核中荣获第一,并连续两次受到省纪委表彰。2001年,县纪委监察局共受理群众信访举报127件,全部按期办结。全县初查初核105件,从中立案94件,现已结案87件,处理处分违纪党员干部88人,立案总数比2000年同期增长20%。立案案件中,自办案件34件,18个乡镇办案40件,部门办案20件,分别比2000年同期增长31%、10%、120%。共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185.2万元。(陇县纪委)
宝塔区2001年继续保持案件查处强劲势头
延安市宝塔区纪委、监察局紧紧围绕信访“双先”活动抓查案,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能作用,2001年全区共初核违纪违法线索183件,了结29件,立案154件,结案155件(办结遗留案1件),处分违纪人员161人,其中处分科级干部23人,党员干部117人。给予党纪处分88人,撤职以上重处分达14人,给予其他处理20人,受双重处分2人。共办理大要案25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8案8人,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13.9万元。区纪委自办立案查处34件,完成全年任务数的154.5%;基层纪检监察组织立案查处121件,完成全年任务数的151.3%。乡镇立案95件,结案96件,平均立案数达3.5件;直属部门纪检监察组织立案查处25件,平均立案数达2.27件。2001年查办案件按期结案率达99.3%。(李栋)
富平县从经济责任审计入手抓源头治腐
富平县突出审计工作,加大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力度,2001年共开展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42人。其中行政单位领导18人,事业单位领导7人,乡镇长(党委书记)15人,企业厂长(经理)2人;查出各类违规行为资金543万元。并根据领导干部任期政绩,县委提拔使用6人,平调32人,免职、降职3人。(富平县纪委办)
平利县查办案件工作创新绩
2000年平利县查办案件工作被安康市纪委监察局评为“先进单位”之后,继续把查处案件作为反腐败工作的突破口,2001年,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群众信访96件,初查核实93件,转立案74件,现已查结73案,给予党纪处分39人,政纪处分31人,免予处分6人,追缴违纪资金23万余元。有力地打击和惩处了违纪违法行为,赢得了群众的广泛支持和拥护。(吴高铭)
宁强县会计集中核算工作开局良好
宁强县会计集中核算工作遵循监督与服务相结合原则,采取分批纳入、稳中求进的方法,从2001年7月1日对外办公以来,已对34个单位实行了集中核算,办理业务1500余笔,拒付不合理开支129869元,纠正不合规原始凭证118份,金额196432元。为加强财政管理、从源头上治理腐败起到了促进作用。(喻志全袁小山)
延安市行政审批事项精简比例达42.4%
为了优化投资环境,提高办事效率,减轻社会负担,延安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市计委等41个部门和单位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清理。并决定,暂时保留审批事项395项,精简审批事项285项,审批改备案3项,精简比例为42.4%。并将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名称在新闻媒体进行公告。(李洁刘宝平)
丹凤县实行会计集中核算见成效
2001年元月,丹凤县成立了会计结算中心,全县65个县一级财政预算单位全部纳入会计核算中心。会计核算中心运行一年来,拒付各种不合理支出108笔,金额461303.67元;纠正各种不规范票据122份,金额339264.5元;纠正单位错账处理19笔,金额649906.53元。(丹凤县纪委)
渭南市推行领导干部家庭廉洁承诺制取得成效
在县处级干部中广泛推行的基础上,合阳、澄城、富平、华阴、韩城等县市将家庭廉洁承诺制的范围延伸到科级干部。承诺制实施以来,对领导干部及其家属起到了教育、提醒、监督、制约的作用,成为管好领导干部“八小时之外”的有效形式。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拒贿拒礼84.25万元。(渭纪信)
三原县纪委 、监察局开展调研活动
为了更好地总结2001年纪检监察工作,全面落实中央、省、市纪委2002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新年伊始,三原县纪委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广泛深入的调研活动。调研活动从深化反腐败三项工作进一步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角度入手,针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实际情况,摸清不同阶层对反腐败工作的要求,找准反腐败工作的重点,为今后开展好纪检监察工作做好铺垫。调研活动发放征求意见函150份,召开不同层次座谈会10次,涉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干部、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基层纪委书记、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和农村基层干部、普通村民代表80余名。(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