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行政效能监察 提高政府机关的行政效率
打印

                山东省监察厅 柏继民

   行政效能监察,是指行政监察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规定,对政府机关及其公务人员履行法定职责的效率和质量情况所进行的监督检查活动。开展行政效能监察,促进政府机关严格依法行政,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能,是国家法律赋予行政监察机关的重要职责。近年来,我们在加强廉政监察的同时,对效能监察努力进行探索和实践,通过采取一系列有力的措施,使行政效能监察不断得到强化,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主要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革行政审批制度,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 我国的行政审批制度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存在着审批事项过多、审批程序繁琐、审批行为不规范、审批监管不力等弊端,不仅妨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影响了政府的行政效率和公正廉洁。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优化发展环境,必须对行政审批制度进行改革。在省政府的领导下,我们积极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开展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至去年11月,省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第一轮改革已经结束。省政府有审批事项的各个部门原有各类审批事项1830项,通过认真清理、反复论证和严格审查,精简1050项,保留780项,精简比例为57.4%。全省各市结合机构改革,也先后开展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不少地方的改革方案已向社会公布,审批事项的精简比例都在50%以上。为规范行政审批行为,省政府颁布了《山东省行政审批规定》,要求建立结构合理、管理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审批管理制度,规范审批的依据、标准和程序,实行政务公开,强化责任追究,把行政审批行为纳入法制化轨道。通过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各级的行政审批事项大大减少,简化了审批手续,规范了审批行为,提高了行政效率,受到社会各界群众的好评。

   二、推行政务公开,强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把政府工作中群众需要知道和应该知道的事项及时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公开,让群众参政议政,行使民主监督权利,既规范了政府机关的行政管理和公务人员的行政行为,也能够防止公务人员乱用权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现象。为推行政务公开工作,1999年在7个职能部门试点,2000年3月,省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全省政府机关实行政务公开的意见》,将政务公开工作在全省各级政府机关逐步推开。在积极推进乡镇政务公开的基础上,将政务公开向县和市、省直部门延伸。截止目前,全省所有县(市、区)和乡镇(办事处)全部推行了政务公开,90%以上的市直部门和省直部门实行了政务公开。各级在推行政务公开工作中,注重与建立“政务大厅”、实行一站式服务结合起来,把各级政府机关的管理权限、办事依据、办事程序、办事标准、办事时限和办事结果实行公开,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提高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避免了“暗箱操作”带来的弊端,强化了对各级政府机关及公务人员行政行为的监督制约,有效促进了依法行政,提高了办事效率,密切了政府与群众的关系。

   三、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行政机关及公务人员的行政行为

   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法规制度的立、改、废任务非常繁重。为此,我们把加强法规制度建设作为规范政府机关行政管理和行政行为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来抓,努力推进廉政建设法制化进程。近五年来,省、市监察机关根据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需要,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起草制定各类规范性文件近700件,其中由各级政府印发或转发的有220余件,省监察厅起草制定了30多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为了有效治理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省里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统计违法行为行政处分暂行规定》、《山东省工程建设违法行为行政处分暂行规定》、《关于违反环境保护法规行政处分暂行规定》等10多个规范性文件。二是围绕纠正官僚主义、转变机关作风、提高行政管理效能,省里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解决当前干部作风十个问题的意见》、《关于领导干部要在党风廉政建设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意见》等5个规定。三是围绕查纠奢侈浪费行为,解决存在的一些不廉洁问题,先后制定了《关于党政机关保持清正廉洁的若干规定》、《关于严格禁止用公款吃喝玩乐的意见》及处理办法等一系列规定,有效地促进了政府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公正廉洁。四是围绕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建立健全责任制度,保证依法行政,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的规定〉实施意见》、《关于领导干部实行任职审计制度》、《关于对地(厅)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的考核和责任追究办法》、《山东省行政执法错案责任追究办法》等一系列规定,这些法规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效地推动了廉政建设和行政管理的法制化进程。

   四、开展专项检查,对影响依法行政和行政效能的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治理

   专项检查,就是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及容易产生腐败现象的重点领域等选择确立检查项目,组织实施检查,纠正和查处违法违纪问题,促进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能,保证政令畅通。据统计,近几年来,全省各级监察机关共开展专项检查1414项,发现和纠正了大量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问题,查处违纪违法案件2515件,给予行政纪律处分1264人,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43000多条,协助建章立制25000多个,为国家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25亿元。检查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围绕国家重大改革决策贯彻落实情况开展检查。如会同有关部门在全省开展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情况执法监察,重点检查落实粮食工作领导责任制和执行“敞开收购、顺价销售、收购资金封闭运行”三项政策的情况,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案件,促进了粮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各级监察机关还结合本地实际开展了住房改革和住房资金管理、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等多方面的监督检查。二是围绕影响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开展检查。2000年以来,我们与计划、财政部门联合开展了对国债资金管理使用和工程质量情况的监督检查,重点检查投资管理和项目主管部门拨付、使用国债资金,建设单位执行工程管理制度等情况,对违反规定,截留、挪用、挤占国债资金的行为进行了坚决查纠。全省检查国债资金项目158个,查出违规违纪资金1.96亿元,并认真进行纠正,促进了国债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三是围绕影响社会稳定的热点问题开展检查。为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2000年以来,连续两年会同有关部门对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失业保险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开展了专项检查。对违反国家规定,挤占、挪用资金的违纪违法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全省各级共纠正违规违纪资金6.22亿元,立查贪污、挪用社保资金的违法违纪案件23起。四是围绕腐败现象易发领域开展检查。我们会同建设等部门开展了以整顿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惩治腐败为目的的建设工程项目监督检查。连续五年来,每年都对50万元以上的新开工建设工程项目进行拉网式检查,纠正和处理工程不报建、不招标投标、层层转包、违法分包、肢解工程等违规违章问题14983件;查处利用工程发包权和管理工程的机会收受、索取贿赂、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案件621起,移交司法机关处理216人。各级还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对预算外资金、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情况的专项检查。通过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及罚没资金,整顿银行帐户,查处违规违纪行为,建立部门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和“罚缴分离”、“票款分离”制度,堵住了预算外资金“体外循环”的漏洞,截断产生腐败现象的财源。

   五、建立投诉机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行政效能问题 为促进行政机关转变作风,提高办事效率,推进依法行政,我们在全省建立了效能投诉机制,17个地级以上市都建立了行政机关办事效率投诉中心、效能投诉中心,设立了投诉电话,受理群众对行政机关公务人员服务态度和工作效率等方面问题的投诉,并进行调查和处理。省监察厅在开通行政效能投诉电话的一个月中,共受理对行政机关的投诉55件,已查结22件,其中通报批评1件,2人被免职或调离岗位,限期整改纠正8件。枣庄市在全市各级各部门普遍设立效能投诉中心,对群众投诉的不正确履行职责,该作为的不作为、不该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实施有效监督;对违反规定、不认真履行职责、造成不良后果的进行严肃查处。投诉中心设立半年来,他们受理群众投诉的效能问题890起,对7个单位和15人实行了效能告诫,公开曝光了3个单位,通报批评了13个单位和15名工作人员,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反响。过去存在的“四难”(门难进、脸难看、话难说、事难办)现象明显减少,群众到政府机关办事感觉比过去热情多了,服务态度和办事效率明显提高。

   六、严格责任追究,加强对行政权力的制约

   我们主要抓了两个方面:一是推行廉政建设责任制。目前,各级已普遍建立廉政建设责任制,对因没有履行好职责范围内的廉政建设责任而出现重大经济损失和恶性事件,不正之风严重、群众反映强烈、长期得不到治理,以及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利用领导干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获取非法利益、造成恶劣影响等问题,加大了责任追究力度,同时加强了廉政建设责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考核。2001年,全省共有486名领导干部被追究责任,其中受到纪律处分的405名,受到组织处理的81名。二是对重大责任事故进行责任追究。各级监察机关积极参与重大责任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对因官僚主义、失职渎职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坚决予以查处,对发生重大事故的地区和部门有关人员进行责任追究。1998年以来,全省监察机关共参与调查重大事故63起,给予纪律处分211人,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42人。

   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能,是政府工作的长久课题,因而行政效能监察也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我省行政效能监察工作正在逐步深入,发展势头良好,但与时代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还有不少差距。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适应加入WTO后的形势变化,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作的新路子,改革创新,与时俱进,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取得行政效能监察工作的新成绩,使行政效能监察工作为实现政府的廉洁、勤政、务实、高效发挥更大的作用。

  

  

文章来源: 


上一条: 开展执法监察 服务经济建设
下一条: 完善公民举报工作的几点思考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