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西部大开发中民族地区行政监察工作的再认识
打印

              内蒙古自治区监察厅 孙显谦

   我国行政监察是依法设置在政府内部专司监察职能的机构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是政府的一种自力制约机制。行政监察工作的目的是保证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依法行政,廉洁高效地履行职责。因此,不断深化对西部大开发中民族地区行政监察工作的认识,加强民族地区行政监察工作,对于保证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加快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西部大开发中民族地区加强行政监察工作的必要性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我国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加强行政监察工作是营造大开发良好经济和社会环境,保证大开发顺利进行的必然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西部大开发中加强民族地区行政监察工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经济运行方式的变化,实施西部大开发不能再沿用计划经济的传统做法,必须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的新体制,采取符合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特点,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新办法,努力营造与西部大开发新的历史条件相适应的经济发展环境。从当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看,国家或地区间经济的竞争,一定程度上是 社会环境、法制环境、投资环境的竞争。加强行政监察工作对于西部大开发中民族地区上述良好环境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和保障作用,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西部大开发的客观要求。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行政监察工作针对民族地区的特殊社情,首先着眼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重点推进社会管理的法制化进程,强化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监察,整肃政纪法纪,取得显著成效,有力地推进了大开发工作。

   第二,西部大开发中加强民族地区行政监察工作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要求。西部大开发将全面实行市场导向型开发战略,开发主体将从以政府为主转到以企业和广大农牧民为主,开发导向将转移到注重发挥市场竞争优势的市场导向上来。与此相联系,政府职能也必然随之转变。各级政府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彻底摆脱传统计划经济的羁绊,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因此,加强行政监察工作,规范政府机关和公务员的行政行为,改善行政 管理,提高行政效能,是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建设廉洁、勤政、高效、务实政府的必然要求。几年来,我区行政监察工作围绕政府职能转变,结合民族地区计划经济和传统观念影响还比较明显等实际,不断加大行政监察力度,重点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行政审批项目;强化行政效能监察,促进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同时全区积极推行政务公开,规范行政管理程序,加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的行政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这些举措有力地促进了政府 职能的转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三,西部大开发中加强民族地区行政监察工作是激励和发挥广大群众积极性的现实要求。西部大开发离不开西部地区各族干部群众的参与,他们是大开发的主力军。大开发进程的快慢和成败,主要取决于西部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能否团结和带领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其中最根本的是维护好、实现好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激励、发挥和保护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的关键,严厉惩治腐败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腐败行为不仅直接侵害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且严 重侵蚀党和政府的机体,涣散人心,动摇群众对西部大开发的信心。因此,西部大开发中加强行政监察工作,反腐倡廉,是密切政群干群关系,激励和发挥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创造性,推进大开发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有力保证。内蒙古自治区近年来针对西部大开发建设项目多投资大,容易诱发少数人钻体制、政策和管理的漏洞,以及盲目决策和失职渎职等情况,及时制定了《关于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加强对各级领导机关及领导干部管理和监督的暂行规定》,同时严格执行有关廉洁 自律的各项规定,不断加大查处腐败案件的力度。通过宣传教育、制度约束、监督检查和严厉惩处等措施,有力地保障了西部大开发的顺利进行,同时进一步增强了党和政府的凝聚力,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

   二、西部大开发中民族地区行政监察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西部大开发中民族地区行政监察工作一方面具有其历史和地区社会环境特点,即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和社会管理的法制化程度不高,民族和宗教问题相对复杂。另一方面,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也面临许多新的情况。 如何应对这些形势和变化,是西部民族地区行政监察工作必须面对的现实挑战。

   一是本世纪前十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处于逐渐建立和完善阶段,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法律体系还不完备,客观上给腐败分子造成可乘之机;同时,政府职能方面、行政执法方面也因西部大开发的新要求,反映出种种不适应来。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给我国经济领域和包括行政监察在内的政治和社会生活领域带来了一系列影响和冲击。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地理和文化等原因,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人们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社会管理的现代化程度也比较低,因 而这种影响和冲击更为明显和剧烈。由于缺乏应对经验,规章制度不完善,监督管理不到位,在社会管理和具体建设工作上,可能出现“跑、冒、滴、漏”现象,或建设资金严重损失浪费等。因此行政监察工作任务艰巨,面临严峻考验。

   二是随着国家对西部地区在政府投资、金融信贷、招商引资、人才使用和税收等方面倾斜政策的落实,西部特别是民族地区逐渐成为大开发的优惠“政策盆地”和大量工程建设的“资金盆地”。这一方面为西部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也会成为少数腐败分子攫取非法利益的冒险之地。同时伴随西部大开发将出现西部的大开放,各种腐朽和奢糜生活方式不可避免地将对西部民族地区社会产生影响,封建主义的残余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沉渣泛起,侵蚀和危害社会机体,个别干部和公职人员可能经不起诱惑,腐化堕落。这些都将对行政监察工作形成直接的挑战。如何防止行政权力的滥用,通过发挥各种权力平衡制约机制的作用,阻止权力进入市场以权谋私,逐步形成西部开发弊绝风清的廉政环境,是西部民族地区行政监察工作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三是由于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又与14个国家接壤,特殊的民族和宗教状况,决定了西部大开发不仅仅是个经济发展问题,还需要解决政治、文化等诸多矛盾,需要面对和处理好民族和宗教等各种关系。这一不同于中东部地区的特殊社情,使行政监察工作有时和民族宗教等问题相关联,如果不能正确把握政策,稳妥处理,有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大开发的进展和社会稳定。特别是在国外敌对势力不断对我分化、西化和渗透的情况下,一些别有用心者故意制造民族矛盾和宗教问 题,企图破坏我国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实现其政治目的,因而使行政监察工作更加复杂。这就要求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时,既要包括经济发展战略,也要包括社会稳定战略。同样,西部民族地区行政监察工作既要为经济建设服务,也要为社会稳定服务,推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稳定发展。

   三、当前西部民族地区强化行政监察工作应着力抓好的几个重点

   西部大开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因此,行政监察工作要始终围绕大开发的中心任务,立足长远,突出重点,常抓不懈。特别是西部民族地区要结合当地不同社会经济状况和内外环境条件,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推进行政监察工作的深入开展。当前应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要认真研究加入世贸组织后行政监察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适应入世后行政监察工作的新要求。要高度重视入世后对西部民族地区行政监察工作带来的冲击,将行政监察工作置于这个大背景中加以把握,针对入世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因应措施。各级监察干部要加强学习,熟悉世贸组织的有关知识和规则,了解加入世贸组织后行政监察工作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有的放矢,强化行政监察。要及时修改完善有关行政监察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适应世贸组织 的有关规则和我国的行政监察要求。要针对加入世贸组织后行政管理运行中出现的薄弱环节,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加强对违纪违法行为的监控。要加大重点领域和部位的行政监察力度,未雨绸缪,保证西部大开发各项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要进一步完善行政监察内部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随着我国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行政监察工作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和完善,适应社会环境的新变化和监察工作的新要求。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推进有关体制、机制和方法的创新,为西部大开发清障护航。要进一步强化行政监察部门的组织协调作用,加强与政府执法监督等部门的协调,把综合监督与专业监督结合起来,发挥整体监督效能。同时要进一步理顺监察系统内部上下级机关之间以及机关与派驻机构间的责任关系,强化责任制,切实将各项监察任务落到实处,逐步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监察体系和工作机制。

   三要突出重点,着力抓好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的实现,要借助改革的不断深化,借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目前影响这一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它破坏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则,影响和阻碍经济的发展,损害广大干部群众不断深化改革,加快大开发步伐的积极性。因此,要把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作为西部大开发中行政监察工作始终常抓不懈的一个重点,着力于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以深化行政审 批制度、财政管理制度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推进行政权力沿着制度化、法制化轨道运行。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制度,拓宽民主监督渠道,为西部大开发营造良好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环境。

  

文章来源: 


上一条: 公民监督的特点及其与行政监察的关系
下一条: 廉政建设法制化问题的思考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