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是推进公民监督的有效措施
打印

              贵州省监察厅 武鸿麟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的职能逐渐转变,公民的民主意识与参政意识也不断提高。推行政务公开,寻求行政监察和公民监督有机结合的途径,促进政府的廉洁、高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推行政务公开是实施有效监督的必然要求 中国的行政监察工作是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必要环节,是国家监督机制的重要表现,也是国家机关内部监督的重要形式。相对于监察机关的监督,公民监督具有普遍性、广泛性等特点。 从1999年开始,大方县行政监察机关对此进行积极的探索。他们在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始终把政务公开同行政监察与公民监督有机地结合,一方面坚持从严治政方针,全面履行行政监察职能;另一方面,通过政务公开,提高办事效率,加强公民监督,促进监察作用的进一步发挥,有效地推动了政府廉政勤政。

   (一)从县情、政情和民意实际出发,科学确定公开方法,是顺利推行政务公开的基础和前提

   大方县位于中国贵州省西北部,有汉、彝、苗、蒙古、回、壮、布依等20个民族,是一个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生物资源丰富的欠发达的农业大县。通过县、乡(镇)机构改革,目前,全县辖36个乡(镇)、499个行政村、53个居民委员会;行政机构分县、乡(镇)、村(居)三级管理,其中村为自治组织;县人民政府设职能部门共29个,36个乡(镇)人民政府共有职能部门145个,行政村(居)委会下设相关的管理组织。到2001年底,全县共有人口947364人,其中公民724743人。

  针对大方县经济社会欠发达、公民综合素质正不断提高的状况,大方县监察机关深入乡(镇)、村进行问卷征询调查,进一步掌握了县情、政情和民意的基本情况。以此为依据,制定实施方案,确立政务公开的内容、范围、程序和方式,从而夯实顺利有效实施政务公开的基础。

  (二)充分发挥行政监察机关的监督、保障和协调职能,是顺利实施政务公开的关键 在推行政务公开过程中,行政监察机关结合自身特点,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认真组织协调有关部门。他们根据调查摸底了解的情况,把宅基地审批、项目审批、证照登记、扶贫资金使用等公民所关心的“热点”问题,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把抓好政务公开工作与规范政府办事程序、加强政务基础性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切实提高政府公务员的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并建立了运作、监督和考核奖惩制度。他们首先确定了政务公开的内容、办事方式和程序,把凡属直接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划分为重大决策类、经济活动类、敏感问题类、政治生活类、工作制度类、临时事务类、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类等七大类31个小项,并把每项内容涉及到的办事项目、依据、程序、标准、时限、规则、投诉渠道等,全方位、全部向群众公开,然后确定政务公开的形式、时间、范围、对象、机关及其报批程序。

   (三)把密切政群关系、推动廉政勤政、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提高政务公开的实效

  大方县在推行政务公开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县域经济建设为中心,密切政府与公民的血肉联系,推动政府的廉政勤政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并以此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取得较好的成效。简言之,主要是“六个明显变化,五个有效促进”。

     “六个明显变化”是:县行政机关、乡(镇)机构工作作风明显好转;政府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公民参政议政的意识明显增强;政府与公民关系明显改善,公民对行政机关的满意程度明显提高,如对机关的行政纪律满意率从公开前的80%提高到93%;公务员自身素质提高,为民服务意识明显增强;行政监察功能明显体现。

     “五个有效促进”是:有效促进了行政工作的开展;有效促进了廉政建设,如行政监察机关查处案件从1998年的152件减少到2001年的53件,减少65%;有效促进了民主政治建设;有效促进了行政监察职能的发挥;有效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国内生产总值为例,公开前的1998年为12.58亿元,公开后的2001年为14.6亿元,增长16%。 值得注意的是,政务公开使行政监察职能得到明显体现,有效地促进了行政监察职能的发挥。大方县开展政务公开工作,从内容到形式来看,找到了行政监察与公民监督的结合点。公民监督的有效开展,改进了行政监察手段,强化了行政监察职能,拓宽了行政监察的渠道。同时,行政机关通过政务公开接受公民监督,有效地体现了行政机关服务公民的职能,为公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体现了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二、政务公开对加强公民监督、促进行政监察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作用 大方县推行政务公开的实例证明:政务公开是直接、有效、受公民欢迎、最容易得到公民理解和掌握的民主形式,同时也有利于健全和完善我国行政监察机制。通过对大方县的实证研究,我们得到以下启示:政务公开对加强公民监督,促进行政监察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推行政务公开是实施民主监督、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渠道

  国家民主政治的本质就是确保公民行使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民主权利,通过各种形式知晓政务、参与政务、监督政务,能使公民感觉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大方县,以推行政务公开为突破口,通过县、乡(镇)两级政权机关的政务公开,让全体公民对基层的经济、政治和社会事务实行有效的民主监督,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增强了公民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公民的素质,达到了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的目的,促进了民主政治建设。

   (二)推行政务公开是促进依法行政、实现依法治国方略的有效措施

  依法治国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措施。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是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实质是行政权力的行使必须受到法律的约束,受到由法律所规定的各种权利主体、尤其是公民的监督,并通过规范行政行为,使权力机关的行政行为符合法律和法规,从而实现对不法行政行为的监督和纠正。大方县通过政务公开,依法对县、乡(镇)政府的行政行为进行了明确规范,把行政机关和公务人员手中的“权力”变成了“责任与义务”,并使施政行为置于广大公民的监督之下,有效促进了政府公务员增强法制观念,提高了依法行政、依法决策的整体水平,逐步把依法治国方略落到实处。

   (三)推行政务公开是改进机关作风、密切政民关系、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保证

  当前,影响政府和公民的关系不协调以至直接影响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务信息在政权机关与公民之间的不对称,权力的行使缺乏公开与透明,以至没有受到有效的制约。大方县的实例证明,推行政务公开,能够有效地疏通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信息渠道,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促进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增强人民公仆的观念,切实改进工作方式、工作方法和办事作风,更好地做到施政公开、公平、公正,提高办事效率,密切政府与公民的血肉联系,以促进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四)推行政务公开是充分发挥行政监察职能、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一项治本之策 大方县推行政务公开实例证明:推行政务公开是行政监察机关对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实施“教育、保护、监督、惩处”四项职能的有效手段。用法律、纪律、制度规范行政机关和公务员的行为,减少权力在使用中的不规范现象,将权力置于有效的制约监督之下,是防止滥用权力,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治本措施。行政监察机关通过推行政务公开,将监督的关口前移,从源头上逐步建立起一套有约束力的权力运行规范和运行机制,既为公民直接对政府权力进行最广泛的监督疏通了渠道,又为行政监察机关有效行使职能确立了落脚点。

  三、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规范化、制度化

  (一)从制度建设入手,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邓小平同志指出:“克服特权现象,要解决思想问题,也要解决制度问题。比较起来,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面性、稳定性、长期性”。实行政务公开只是一种手段,县、乡(镇)是基础,在县、乡(镇)实行政务公开有利于疏通政令,服务基层,造福公民。 但这种手段仅仅在县、乡(镇)两级政权机关推行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较高和更大的行政区域内推行;并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以规范决策和权力运行为重要内容,从法律、法规、政策等制度建设上和相应的配套措施上深化和完善,才能从广度和深度推进政务公开,并收到更大实效。

  (二)强化监督职能,发挥行政监察的保障作用

  行政监察与政务公开相得益彰。必须按照《行政监察法》加强行政监察,充分发挥行政监察在政务公开中的保障作用。一是要通过建章立制,规范监察行为。监察机关通过制订相应的监察规章,并参与或协同有关部门健全内部监督制度,促使行政机关和公务员更好地依法行政。二是通过组织协调,充当好桥梁和纽带。激发行政机关之间、行政机关与社会团体、公民之间协调配合的活力,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改善行政管理。三是通过查处违法违纪案件,纠正违法违纪行为,促使政权机关及其公务员清正廉洁。四是通过效能监察,有针对性地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采取措施,消除阻碍行政机关效能发挥的主要因素,提高行政效能。五是要切实加强行政监察机关和行政监察干部的自身建设。培育行政监察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改进工作方法,提高行政监察水平。

  (三)加强国家公务员道德、文化、业务素质的培养 与时俱进,以人为本,加大教育力度,增强国家公务员道德自律能力,从根本上实现政务公开的规范化、制度化。一是要狠抓理想信念教育、宗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公仆意识教育、法制教育,使公务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幸福观,权力观。二是要抓好公务员的文化和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化、业务素质,防止行政行为的随意性,增强他们的自律能力,自觉有效地做到廉政勤政。

文章来源: 


上一条: 论加强行政监察与改善公共行政的关系
下一条: 行政监察是改善公共行政的有效途径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