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与自我批评历来是我们党抵御各种腐朽思想侵蚀,纠正自我错误,清除党内不良风气的有力武器。“不搞批评和自我批评不行。批评的武器不能丢。”①构建警示训诫防线,正是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在新时期的发扬光大。能不能自觉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这是确保警示训诫不走过场、不出偏差、取得实效的重要一环。
一、只有自觉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打好“预防针”,才能充分发挥警示训诫防线的超前防范功能
教育是培养人、塑造人的工作。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一种针对性、时效性很强的教育,它直接指向所发生的问题和缺点、错误,通过“面对面”的批评诱导、“实打实”的思想交锋、“心贴心”的情感碰撞,达到认清错误、改正错误的教育目的。警示训诫防线,就其实施过程来说,同样是一个相互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统一的过程,它将组织的批评,转化为被批评者的自我批评,通过自我教育,实现教育的内化,使警示训诫对象从思想上解决问题,在行动上形成自觉;同时也能够使批评者在批评别人中自察自省,受到自我教育。所以,警示训诫是一剂“预防针”,通过早关注、早提醒、早打招呼,能够有效防止各种政治微生物和经济病毒侵蚀党组织和党员的肌体,增强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免疫力;同时,又能使未犯同类错误的党组织和党员引以为戒,在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得到净化,始终保持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达到超前防范之目的。
二、只有自觉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注入“清醒剂”,才能充分发挥警示训诫防线的劝导挽救功能
及时有效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挽救干部、防止干部积小错成大错的“清醒剂”。但是,由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空气不浓,常常是“批评自己谈情况,批评别人提希望”,很少进行思想交锋,更难听到那种令人脸红耳热的批评话语,往往表现为“三多三少”:泛泛谈工作多,触及思想少;罗列表面现象多,深刻剖析根源少;浮光掠影多,认真批评别人少。正是由于这些不想、不敢和不善于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现象,助长了自由主义和庸俗关系学的盛行,在不同程度上使得一些违纪党员失去了改正错误的良机,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许多干部犯错误总是由量变到质变,开始往往有个缺口,但由于没有批评,任其所以,日积月累,最后铸成大错”,②甚至滑向犯罪的深渊。所以,“各级领导班子要切实负起责任,在班子成员之间努力保持讲党性、讲原则的同志关系,该提醒的及时提醒,该批评的及时批评,该制止的及时制止。这样做,才是对同志的真心爱护。” ③构建警示训诫防线,就是要针对一些党员干部存在的可能性、苗头性、倾向性、轻微型问题,针对在政治思想、工作作风、廉政勤政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蛛丝马迹”和细微变化,及时进行严厉批评,严格教育,防止他们一步步越陷越深,达到劝导挽救之目的。
三、只有自觉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启用“矫正仪”,才能充分发挥警示训诫防线的整改纠错功能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及时总经经验教训,认识和纠正错误的根本方法。列宁曾指出:“我们要从错误中学习,在这方面,正向所有方面一样,我们说我们要通过自我批评来学会办事。”④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必然反映到党内来,难免会击中党内一些意志薄弱者,使其腐败和变质。加之,改革开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在实践的过程中每前进一步,都可能会遇到许多从未碰到过的新情况、新问题,这就免不了在各项具体决策和决策实施过程中发生一些偏差或者失误。有错误并不可怕,关键是要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我们揭发错误、批判缺点的目的,好像医生治病一样,完全是为了救人,而不是为了把人整死。” ⑤因此,“对于犯了错误的人,有的需要有适当的惩处。但不要强调惩处,要强调帮助,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帮助他们进步。” ⑥构建警示训诫防线,正是充分运用“教育+强制”的手段,通过严肃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形成一种不犯大错误并能及时觉察、迅速矫正小错误的自我修复、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良性机制,通过对党员干部违纪苗头和轻微问题的及时“矫正”,达到整改纠错之目的。
四、只有自觉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念好“紧箍咒”,才能充分发挥警示训诫防线的监督约束功能
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发扬党内民主、实施党内监督的需要。刘少奇同志曾说过:“扩大党内民主的中心一环,在于启发党员和干部批评和自我批评。” ⑦可是,由于长期“左”的错误影响,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消极地接受过去的教训,批评领导怕打击报复穿小鞋,批评同级怕影响关系伤和气,批评下级怕丢选票“引火烧身”,自我批评怕影响威信丢面子,严重阻碍和影响了党内民主生活的正常进行,影响了党组织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导致党内监督乏力,使得一些领导干部失去监督、滥用权力,为所欲为,走上犯罪。警示训诫防线,正是强化组织监督的一道重要“屏障”,及时针对一些不符合党的章程和党的政策要求的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阐明危害,讲清后果,主要是通过警示提醒、诫勉督导和责令纠错等措施,做到开展批评要严肃、揭摆问题要深刻、错误定性要准确、整改措施要具体、转化效果要明显,使警示训诫对象在党组织和党员的监督、帮助下,更好地认识和纠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预防和阻止这种演变的继续,达到监督约束之目的。
五、只有自觉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架好“连心桥”,才能充分发挥警示训诫防线的团结凝聚功能
“我们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因为它是达到党内和革命团体内的团结使之利于战斗的武器。每个共产党员和革命分子,应该拿起这个武器。”⑧但是,拿起这个武器,也需要掌握科学的方式方法,讲究批评的艺术。“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⑨同样,实施警示训诫的过程,既要敢于、也要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第一,在指导思想上,要突出一个“帮”字。对同志的批评要从团结的愿望出发,把对错误的“无情”和对同志的“有情”结合起来,真心实意地关心和帮助同志进步。第二,在工作基础上,要突出一个“实”字。对警示训诫对象的缺点或错误的基本事实,包括表现、过程、动机和原因,必须弄清原委,掌握全部情况,分清是非曲直,准确把握缺点或错误的性质和程度,在忠于事实真相的前提下论是非,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第三,在内容甄别上,要突出一个“大”字。要“抓大放小”,注意批评的政治性,不闹无原则的纠纷。毛泽东主席曾经指出:“关于党内批评,还有一点要说及的,就是有些同志的批评不注意大的方面,只注意小的方面。他们不明白批评的主要任务,是指出政治上的错误和组织上的错误。至于个人缺点,如果不是与政治的和组织的错误有联系,则不必多所指谪,使同志们无所措手足。而且这种批评一发展,党内精神完全集中到小的缺点方面,从而变成了谨小慎微的君子,就会忘记党的政治任务,这是很大的危险”。⑩就是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原则问题不放过,枝节问题不计较,维护警示训诫的权威性,防止警示训诫对象的“泛化”和“庸俗化”。第四,在谈话过程中,要突出一个“诚”字。坚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是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既要坚持原则,严肃批评,又和风细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第五,在训诫效果上,要突出一个“改”字。通过勤教育、勤监督、勤帮助,使警示训诫对象幡然醒悟,落实整改,让群众满意,让组织放心,进而孤立极少数腐败分子,团结教育大多数,壮大反腐败斗争的力量,达到团结凝聚之目的。
“能不能经常地自觉地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是衡量一个领导班子是否坚强有力、一个领导干部是否具有一身正气的重要尺度”。⑾一个领导干部,如果明哲保身,对错误言行听之任之,不能旗帜鲜明地抵制和斗争,这是政治素质不合格的表现。因此,在实施警示训诫过程中,有没有批评的勇气(敢于批评)、底气(过硬的素质和良好的个人形象)、才气(善于批评的艺术)和正气(理直气壮的态度),是衡量一个党政领导干部政治素质的重要尺度。领导干部干部除了具备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开拓创新精神外,还要坚持原则,敢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敢于同不良倾向作斗争,惟有如此,构建警示训诫防线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2006-6-23
注释: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90页
②江泽民《论党的建设》,第248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51页
④《列宁选集》,第3卷,第605页
⑤《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27—828页
⑥《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51页
⑦(《刘少奇选集》,上卷,第363页
⑧《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359页
⑨《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34页
⑩《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91—92页
⑾江泽民《论党的建设》,第387—388页
文章来源:(纲要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