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网络反腐的几点思考
打印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监督作为一种新的监督形式,呈现出特有的新鲜活力。通过舆论举报,严肃查处行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及时发现管理中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健全体制机制,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深入开展。

一、网络反腐的现状

随着互联网的应用和普及,网络举报工作在不断加强和规范,网络反腐作为发挥群众作用,加强网络监督的一种新兴方式,成为了传统制度反腐的有益补充。据笔者走访调查,参与调查的网民有87.9%非常关注网络监督,当遇到社会不良现象时,93.3%的网民选择网络曝光。网络反腐与其他形式相比,有主体分布更广、监督形式更加方便快捷、网络产生的舆论压力更大的优点。而且反腐倡廉热点事件一经网络曝光,最终得到了有效查处。从躲猫猫、天价烟、官员问题简历、问题疫苗、公款吃喝、超标准配车到“我爸是李刚”,无一不是网络报道揭露了一重重黑幕。网络炒作的江西新余和浙江温州的干部出国“考察”、广东海丰工商局长葬母敛财案,特别是近期网络舆论反映强烈的“山西省静乐县县委书记女儿五年吃空饷10万元被免职”、延安城管执法双脚跳起暴踩男子头部、陕西省“表哥”、哈市大桥的垮塌等网络反腐个案,最终得到有效查处。网络监督和网络反腐也越来越引起党中央和中央纪委的高度重视,中央出台“八项规定”、中纪委《关于在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开展会员卡专项清退活动的通知》、中央10个巡视组进驻有关地区和单位开展巡视工作,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开通信访举报网站,建立了独立域名的廉政网站,开辟廉政文化宣传窗口,成为网民表达诉求、参与监督、反对腐败的平台。而如何充分发挥网络反腐在铲除腐败毒瘤、保持党的纯洁性、消除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是当前纪检监察机关全面履职,维护党的纯洁性的的重要课题。

二、网络反腐存在的问题

网络在推动反腐倡廉建设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和不足。一是网上信息存在虚假性。网络在提供真实、有效信息的同时,还会掺杂许多无效、虚假、甚至恶意的信息。二是个别的网络事件有可能演变成网络暴力,侵犯当事人的隐私权和其他权利。三是网络的匿名性的特点,使得一些人发言不负责任,给公正地解决处理这类问题带来很大困难。即使在一些成功的网络反腐案例中,歪曲、夸大、谩骂等现象仍然存在,有可能影响执纪执法活动的公正性。四是网络监督的相关法规还不健全。在如何界定知情权与隐私权、政务公开与党政机密、社会监督与造谣诽谤、言论自由与人身攻击等方面,没有明确的法规。

三、对网络反腐的对策建议

一是完善纪检监察网站、廉政网站的建设,丰富网站内容,提高网站质量水平,为网络监督建立通畅、高效、规范的主渠道,提高网民参与网络监督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开通举报电子邮箱、实时QQ、反腐败博客、微博和论坛等多种形式的交流平台,丰富反腐途径,畅通反腐渠道,加强与网民的直接联系,及时交流,及时沟通。

二是建立快速反映处置机制,安排专人对网络舆情信息和线索进行及时汇总和归纳,认真收集整理,确立一套快速有效的筛查、甄别和启动调查、立案、处理的程序,经查证属实的予以迅速处理和回应,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积极功效。对由于网络披露的信息引起的混乱,要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澄清有关是非或说明有关情况,维护稳定。

三是在尊重网络规律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网络反腐制度。建立完善网络举报、网络反腐、网络保密的管理制度和办法,在保障网民权益的同时,禁止和打击不负责任的网络言行,使网络反腐在法制的轨道上健康发展。

四是重视网络宣传和引导,增强网络宣传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主流观点在与其他各种观点的交锋碰撞中主导网络舆论,让主流声音压倒噪音和杂音,通过积极正确的舆论导向,客观真实地反映问题。


上一条:黄陵县:关于乡镇纪检组织建设情况现状分析及思考
下一条:浅谈新时期抓好廉政教育的几点思考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