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习理解“群众观点”
打印

    按照中央指示精神,今年,全国各地都将着力加强“群众观点”教育。那么,如何学习理解“群众观点”呢? 


    笔者认为,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群众观点”就是实事求是。众所周知,咱们中国老百姓过日子,喜欢实实在在。而这份实实在在,就是对虚假、浮夸的反感,就是对“实事求是”这一党的理论最质朴的注解。这就如同没有哪一个老百姓喜欢空话连篇的人一样,我们各级党和政府只有事实求是,不搞形象工程,不搞虚假政绩,实实在在为人民服务,才能真正赢得民心。


     “群众观点”就是廉洁自律。咱们中国老百姓常说一句话,“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这其实就充分的体现了群众的一种自律自警意识。而这种廉洁自律意识正是我们很多党员领导干部所欠缺的,是需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加强的。


     “群众观点”就是调查研究。毛主席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但我们现在还有相当一部分领导干部在做决策、处理问题时,不深入群众中调查了解,研究对策,问计于民,而是凭经验、拍脑袋,主观臆断,造成了许多不该出现的错误和损失。各级领导只有多到群众中走一走,看一看,才能真正了解百姓冷暖,对政策形势和工作方向做出正确判断。


     “群众观点”就是公开公平。有媒体说,“中国人不怕穷,就怕谁比他富”,听起来似乎是贬义之辞,但我认为这恰恰反映了普通老百姓在利益分配上要求公平的真实心态。而政府在执行政策中只有做到最大限度公开,才能确保公平,实现民心所愿。


     “群众观点”就是让利于民。虽然党中央三令五申,要求各级在落实执行政策中注意维护群众利益,但仍有不少地方政府领导者漠视群众利益,甚至做出与民争利的错误决策。笔者在基层乡镇工作期间,就深深地发现,其实我们中国的老百姓大都非常善良、敦厚,他们中绝大多数人对政府一般不会有什么过分的要求,他们守护的、争取的常常是属于自己本应该得到的那一点利益。就那一点利益,难道我们还要与他们争吗?


    “群众观点”就是大众监督。常言说,“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诚然,“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我们的工作搞得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我们的领导干部优秀不优秀,群众最有评价权;我们的政策执行到位不到位,群众最有监督权;我们的干部腐败不腐败,群众最有知情权。只有不断拓宽群众监督渠道,才能保证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始终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群众观点”就是执政基础。唐太宗说,“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这句古语形象的揭示了人民群众与执政者之间的密切关系。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也再次深刻阐述了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极端重要性,所以说,群众是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坚持群众观点,重视群众呼声,维护群众利益就是巩固我们的执政基础。


     “群众观点”就是平民意识。曾经有一位领导告诫大家说:“你们当个公务员或者领导,不要在老百姓面前骄傲!上溯三代,你们的祖辈们都是农民!”是呀,我们都是农民的后代,普通群众的后代,而我们干部队伍中一些人,手中一旦有了一点权力,却往往忘乎所以,对老百姓态度蛮横,甚至吃拿卡要,贪污腐化。还有一些领导干部,整天盘算着怎么升官,却忘记了在自身工作领域和职权范围外、在退休之后,自己也不过是一个普通群众而已。


    总之,“群众观点”就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树立“群众观点”就必须要坚持以倾听群众呼声为己任,以维护群众利益为根本,以接受群众监督为原则,以求得群众满意为目标。

文章来源:勉县纪委


上一条: 惩防体系建设《工作要点》为反腐倡廉建设再亮剑
下一条: 构建惩防体系要遵守“八项注意”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