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道歉”看责任
打印

   据报载,某市7个职能部门的“一把手”因本部门或部门工作人员作风存在问题公开道歉。该市市长说:“我们实行部门‘一把手’公开道歉制,不管涉及哪个部门,不管涉及哪个领导干部,我们都一视同仁。因为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让服务对象满意,让人民群众满意。”读罢这则报道,深感沉重的话题下似有一股清泉汩汩而至。
  领导就是责任,对“一把手”而言,敢于负责绝不是一句空话。对事业负责,对一个地方、一个部门负责,不仅是指对发展进步负责,也包括对失误错误负责。一个地方、一个部门出了问题,虽错在下面,却根在上头,这说明他们在教育、监督、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如果有成绩就往自己身上揽,有错误就拼命往外推,这样的“一把手”在干部和群众面前还有什么威信可言?
  实行部门“一把手”公开道歉制,将促使“一把手”增强责任意识,经常反省作为第一责任人在教育、监督、管理上有无失误,做到既发现问题,又剖析原因,更提出措施,持之以恒地抓好队伍建设,以一流作风创一流业绩。
  实行部门“一把手”公开道歉制,也是对“一把手”自身改进工作作风、树立良好形象的鞭策。领导的示范效应、榜样作用十分重要,“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下属不良作风道歉,必将促使“一把手”反躬自问,要求别人做的,自己首先做到;禁止别人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身先士卒,带好队伍,抓好工作。
  我们也要看到,仅仅实行公开道歉制还远远不够。建立明晰完备的责任体系,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度是我们应该着力的方向。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和国内艰巨繁重的建设发展任务,既是对我们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的考验。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必须发扬敢于负责、善于负责的精神,以坚强的党性和优良的作风带领干部群众战胜困难,把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任务完成好。
  

 

文章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上一条: 清官戏中清官之公
下一条: “慎言敏行”也不易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