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份加盖了电子印章的政府文件,通过电子公文传输系统发送到了全市181个单位,最早的收文单位仅用了9分钟就签收了文件。市政府办公厅有关负责人称,从8月1日起除需存档的文件外,市政府将不再发送纸质文件,节约高效的无纸化办公在全市各部门正式启动。
传统纸质文件上的大红印章是权威和真实的象征,要实现无纸化办公就要解决在电子文本的政府文件上加盖红章的难题。市政府信息办电子政务处处长马铁军说,有关部门已为全市150余个单位“刻制”了电子印章,相比较传统印章而言,电子印章存储在盘里,需要与口令和特殊的硬件设备配合方可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更高。加盖了电子印章的政府文件,可以很方便地通过网络在政府各部门之间流转,不需要再通过纸质文件进行传递。
据市政府办公厅机要处有关人士介绍,以前一份政府文件要下发到各部门、区县,至少需要印制400份,现在只要印刷50份用于存档。各单位和区县上报市政府的文件可以全部使用电子文本形式上报。以往一份文件从印刷、装订,再通过邮寄送达到各收文单位,至少需要一天半的时间。现在实现了文件的无纸化传送,不仅时效性更高,还会节约大量的印刷和邮寄费用。
(2005年8月11日)
文章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