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行风热线》越办越热
打印

陕西省宝鸡市《行风热线》自200285开播以来,被当地群众称赞为“阳光线”、“连心线”、“幸福线”,被评选为“陕西省名牌栏目”,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受到陕西省委表彰奖励。

一、坚持组织领导不放松。宝鸡《行风热线》由市人民政府纠风办、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市精神文明办、市广播电视局、市电台主办,宝鸡日报、市电视台协办。5个主办单位和3家媒体的领导组成《行风热线》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热线日常组织协调事务。从《行风热线》的开办动员到各个时期的重大部署,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都亲自参加;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先后有8位市委、市政府领导,走进《行风热线》直播室,与党员、干部和群众面对面地交流。“上线”的市政府34个部门、12县(区)政府和19个窗口单位的领导,都把参与《行风热线》纳入纠风工作责任制。市里对各部门、单位参与情况和整改落实情况定期公布,及时通报考核。

二、坚持“一把手”上线不动摇。由于“一把手”熟悉全盘工作,驾驭全局的能力较强,对于群众提出的一些问题,便于拍板,《行风热线》从创办之日起就认真实行了“一把手”上线对话制。当热线运转到第二轮时,“二把手”和其他副职替代“一把手”的情况增多,对此,《行风热线》领导小组及时研究并下发文件,重申“一把手”亲自上线对话的制度和规定。观在,80%以上的部门、单位都保持了“一把手”上线。

三、紧扣“监督”主题不偏离。行风热线自然要围绕、紧扣监督行风这个主题,可是在实际运行中,如果缺乏方向的把握,个别部门、单位往往会“跑题”,将热线变成单纯介绍各自职能、业务,“展示形象”的“窗口”。为此,《行风热线》领导小组明确了《行风热线》是行政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有机结合的性质,同时,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动员、吸引群众参与热线,主持人、导播和其他相关操作体系整体联动,增强监督力度,确保热线质量。建立热线听评监督制,从党政机关和社会各界聘请《行风热线》特邀听评员、监督员15名,对每期节目做出评议,记录归档。同时,还在“上线”政府部门、“窗口”单位中开展了争创《行风热线》十佳单位、十佳嘉宾活动。

四、不断创新热线内容和形式。在电台设立了《行风热线》接待室,负责听众日常来信、来电、来访工作,使在线与线外相对接,将热线延伸为全天候接待服务。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行风热线》推出了特别节目“先进性教育专题”《面对面》,在由市委、市政府8位领导人做完第一轮节目之后,又组织安排20多个政府部门陆续进入第二轮,在全市372万人民中和毗邻地区引起强烈反响和震动。《行风热线》还几次走出直播室,深入宝鸡西部贫困山区,举行了《关注山区群众看病难看病贵——“行风热线”与西山乡亲心连心》等现场直播活动。

五、认真加强热线反映问题的督办、落实。这是《行风热线》能否取信于民的关键。为此《行风热线》领导小组投入了大量精力,努力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由市政府纠风办向相关部门、单位发督办书,限时办结。对群众提出的咨询建议,在7个工作日以内反馈答复;对群众投诉要求解决具体问题的在15个工作日以内办结答复;对群众反映部门、单位或工作人员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在20日以内办结答复。对于一时难以解决的,必须向当事人说明原因,并将结果报市纠风办。所有反馈意见,均在每周五的反馈热线节目中公开与当事人和所有听众见面。截至今年6月底,宝鸡《行风热线》已播出541期,接听群众热线电话3400多条,接待来信来访上千人次,涉及行风及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4300多条,其中70%的问题通过对话交流,现场得到解决;20%的问题经过调查核实,分别作出处理并向群众公开作了反馈;还有10%属政策性的问题,一时难以解决,耐心向群众说明原因,取得了谅解,群众满意率达95%。

2006818日)

 

文章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上一条: 为农民工撑起一片蓝天
下一条: 提高农村党员致富能力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