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煤化集团黄陵矿业公司党风廉政建设侧记
——陕煤化集团黄陵矿业公司党风廉政建设侧记
打印

落实组织监督,用权力制衡权力

2008年以来,该公司围绕“人、财、物、事”,不断强化“一岗双责”,建立公司、二级单位(机关职能部室)、区队(车间、站段)、班组四级责任体系;整合纪检监察、财务、规划计划、组织人事、审计等部门资源,对二级单位实施年初调研、年中和年度审计监督,建立落实了重大决策、重要工作报告制、复命制和督办制,强化责任落实和过程管控;定期开展联合监督检查和效能监察,实现了对各种经济活动的有效监督。近五年来,该公司围绕安全、生产、经营和科技攻关开展重大项目监督监察172项,提出整改建议700多条,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超5亿元。

实施阳光工程,用民主监督权力

职工住房分配、招录职工子女就业是每个单位、每个职工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最容易引发不正之风的敏感问题。2009年到2012年,黄陵矿业公司先后招录了3批200余名职工子女,分配住房550余套,但没有一个人提出异议,无一例上访事件。

全程参与了这两项工作的该公司工会副主席李学根介绍说,在实施职工子女招录和住房分配工作前,我们先初步拿出一个草案,组织各个层面职工讨论,形成一个初步方案,在全矿区进行公示,听取职工意见和建议,修改后形成最终的分配或招录方案。然后接受职工报名、审查报名资格并公示,接受职工监督,进行再修正,最后公布分房职工名单或招录职工子女名单。通过严密细致的程序和三次公开,彻底杜绝了打招呼、走后门的现象。

近年来,黄陵矿业公司始终把“公开”作为民主监督的最核心的环节,深入推行企业重要决策、重大事项公开,全面落实党务公开和职代会制度,实施厂务公开。特别是对薪酬分配、住房分配、困难职工帮扶、大病救助等涉及职工利益的焦点问题和干部任用、基层班组长选拔等职工关注的热点问题,从制度流程的制定到资格的审查和最终的结果,实施全过程公开,全方位接受职工群众的监督,在可能出现不廉政的岗位和环节上,给职工以明白,还干部以清白。

创新监督手段,用外力和科技约束权力

每天早上9点,刚刚交完班的黄陵二号煤矿的职工们就聚集在井口附近的电子显示屏下,一边看着上面红红绿绿的数据,一边在议论着什么。这个岗位价值精细管理显示屏每天都要公布全体职工前一天的考核情况、综合得分和工资收入。一位运人车司机对笔者说“我们头一天跑了几趟车,用了多少材料和时间,得了多少分,挣了多少钱,清楚明白,既公平又快捷”。

2009年下半年,该公司按照内部市场运作原则,以员工岗位绩效考核为重点,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把各项考核指标全部编入电子考核系统,创造性地建立运行了岗位价值精细管理系统,彻底解决了分配的科学和公平问题,避免了工资分配中的人情因素和不正之风。有几个兄弟煤矿的负责人在参观完该公司的岗位价值精细化管理系统后感慨地说:“没想到煤矿企业常见的区队干部克扣职工工资的现象通过这种现代化的手段解决了,这样区队干部可以干净干事,矿工可以安心工作了。”

利用电子信息技术、GPS定位技术和全方位的视频监控系统,该公司强化了对各级管理干部走动式管理和领导干部带班下井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监控,促进了干部勤政。近几年来,该公司上至董事长、总经理,下到区队班组长,下基层、走一线、查隐患、堵漏洞成为了自觉,保证了各级干部对生产现场无缝隙、无漏洞、无盲时、无盲点的管控,保证了安全生产。在重大项目建设、重要干部招聘、大宗物资采购和对二级单位的审计上,该公司积极邀请各方面的专家和供货商、服务商、事务所全程参与,实施全程监督。在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现场和容易产生滴、冒、跑、漏的两矿及煤化工公司的煤场,他们通过设立公示牌,向客户、运营商发放监督卡的方式接受社会监督,有效维护了现场秩序,更杜绝了相关人员以权谋私。

黄陵矿业公司似润物春雨的党风廉政教育和“风险定到岗、制度建到岗、责任落到人”的廉政制度体系建设,有效地预防了职务犯罪。尽管该公司每年都有上百亿元的资金运作,但连续多年没有发生领导干部重大违纪和违法犯罪案件,而且较好地规范了企业管理,凝聚了企业合力,促进了企业发展

2008年以来,黄陵矿业公司先后获得陕煤化集团效能监察先进集体、陕西省国有企业“四好”领导班子、陕西省先进基层党组织、陕西省文明单位标兵、联合国清洁煤技术示范和推广企业、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全国文明单位等荣誉,成为了陕西煤业化工集团一张靓丽的名片。

 

陕煤化集团黄陵矿业公司简介

成立于1989年9月的黄陵矿业公司,是一个集煤炭开采、洗选加工、煤化工、煤矸石发电、铁路运输、建筑建材、生态果蔬为一体的大型能源化工企业,是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所属的大型现代化核心骨干企业,公司现有职工6000余人。2012年,公司生产煤炭1451万吨、焦炭80万吨、煤化工产品4万吨,完成铁路货运量1276万吨、发电量6.4亿度,完成销售收入82亿元,实现利润29亿元,上缴税费18亿元,职工年人均收入突破10万元。在全国煤炭市场持续低迷的形势下,实现了逆势增长。按照该公司“以煤炭开采为主体,以煤化工为主导,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规划,预计到“十二五”末,公司煤炭产能将达1600万吨、焦炭产能达520万吨、化产产能达100万吨、发电量达40亿度,总资产突破200亿元,总产值达到200亿元,成为陕西乃至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基地。


上一页 [1] [2]

上一条:澄合矿业严控“两公”经费 厉行勤俭节约
下一条:新形势下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探索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