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做法
中共延安市纪委 延安市监察局
去年以来,我们延安市认真贯彻落实中省纪委关于反腐倡廉建设的部署要求,把推行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制度作为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有效载体,明确以“找得准、防得住、控得稳”为工作目标,以“全员参与、全面排查、全力防控”为工作思路,积极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廉政风险防控管理体系。目前,各项工作稳步有序推进、实践效果明显。今年7月,省纪委副书记郭润芝调研检查工作时,对我市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通过一年来的工作实践,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各级领导重视是推行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制度的重要保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多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部署,主要领导亲自过问、亲自督查,班子成员认真抓职责范围内的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履行职责,强化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推行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级党政“一把手”按照部署要求,在广大领导、干部和职工中认真组织开展,并带头进行自我风险排查和防控,为干部群众广泛参与做出了表率。全市上下“党政领导牵头抓、纪检监察机关总协调、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干部群众共同参与、机关和基层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为深入推进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保证。
(二)坚持统筹兼顾是推行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制度的必要基础。我们自觉把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放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反腐倡廉工作大局中去谋划、去推进,坚持把风险点的排查以及防控措施的制定和落实与加强学习教育相结合,与履行工作职责相结合,与推进制度建设相结合,与强化内部管理相结合,与促进业务工作相结合,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实现了廉政风险防控管理与其他各项工作良性互动、协调推进。
(三)突出工作重点是推行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制度的根本要求。我们明确以党政“一把手”为防控重点对象, 规范了领导干部用权行为;明确以“民生工程”项目建设领域和政风行风建设领域作为防控重要领域,防止了部门滥用职权行为的发生;明确以管权、管人、管事、管钱等岗位为重点防控岗位,促进了干部廉政勤政。
(四)抓住关键环节是推行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制度的有效方法。我们狠抓了以查、防、控为主要内容的三个工作环节,即:规范查的程序,坚持程序推进、集体评审、纪委监督,确保了查得深、找得准;严格防的措施,紧紧围绕排查出的风险点,认真制定相对应的防控措施,构建了有效管用的防控体系;落实控的责任,建立常态化监控责任机制,加大监控力度,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监控的局面。
(五)创新工作方式是推行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制度的关键措施。我们把实施范围拓展到国有企业和村级“三委会”、社区居民委员会当中,岗位防控措施都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了公开公示和廉政承诺。在预警处置中建立了“三问”预报预测预警机制,提升了风险防控管理水平。明确分阶段、按步骤实施,坚持以高标准示范点引领和带动全局。加强对风险防控业务的学习培训,建立督促检查、定期通报和考核评价等机制,保障了规范化开展。
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制度推行以来,使预防和惩治腐败的要求融入到党委、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渗透到各部门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增强了领导干部廉政风险防范意识,规范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公共权力运行,有效防止了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生,切实推动了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但是,在工作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
一是思想认识存有盲点和误区。部分干部对廉政风险防控管理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认为查找风险点其实就是公开“腐败点”,存在不够客观公正,有所保留现象,致使风险点找得不准、等级评定人为降低。
二是廉政风险点排查不够彻底。一些干部存在抵触心理或敷衍应付思想,导致思想风险点、职能风险点和岗位风险点查找不精细,表述不准确,过于笼统。有的一个职权多个关键环节的风险点没有排查出来,一些岗位把业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失误等同于廉政风险,形成风险点查找不准。
三是风险防控措施针对性不够强。一些单位和干部简单复制或照搬照抄其他单位和个人现成的防控措施,致使风险防控措施缺乏针对性,影响了防控质量和效果。
四是风险防范管理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单位对干部职工风险点的监管只是停留在一般程序化的方法上,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甚至违纪违法问题,缺少有效地日常预防和监督措施,防控风险能力差。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及建议:
第一,将廉政风险防控管理作为反腐倡廉教育的重要内容。要不断创新教育载体,注意改进教育形式,切实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引导干部形成“有岗位就有风险”的意识,消除思想上的盲点和误区,提高对风险防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让自查风险和自我监管成为每个领导干部的自觉行动。
第二,不断完善廉政风险点的查找程序和具体内容。要建立“上级为下级找、下级为上级找、班子成员和科室之间相互找”的风险排查机制,从环境风险、体制风险、权力风险、管理风险、人员素质风险、政策风险、岗位风险等各个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查找风险点。建立廉政风险评估制度,对查找出的风险点,实行等级管理和台账式管理,确保廉政风险得到科学评估和认定。
第三,着力在增强防控措施管用有效上下功夫。要针对查找的风险点,建立和完善管权、管钱、管人、管事的制度体系,使权力运行的关键环节得到重点关注和有效防控。要建立廉政风险督导机制,适时加强检查指导,帮助引导领导干部全面排查风险点,做到准确精细、排查彻底,增强防控措施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第四,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全面防控风险。要积极推行“制度+管理+科技+教育”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模式,做到全流程跟踪监督、全员化网络覆盖,发挥现代科技在防治腐败中的重要作用。落实防控措施要坚持内控管理与外部监督相结合,制度约束与教育引导相结合;坚持风险防控与业务工作相结合,完善防控措施与强化部门管理相结合,切实增强防控效果。